走街串巷,误入一场扬州梦~~

2015-06-08来源 : 互联网

扬州小巷

扬州城那些……

走不完的小巷子!

巷连巷,巷通巷,大巷里面套小巷,这就是扬州的巷子!重门叠院的古宅旧馆藏秀于幽深的古城街巷之中,古巷串起了名人名居、名胜名园,串起了淮扬美食、维扬工艺,也串起了扬州城的辉煌历史、万种风情……

1引人入胜引市街

引市街的景致很具特色,一条曲折狭长的小巷,一堵高耸连绵的山墙,阳光射不透,哪怕太阳正当头顶,照在巷道里仍是一半光亮,一半阴暗,形成黑白分明的分界。它的街景,常被摄影师看中,拍出美妙绝伦的照片来。所谓的引市,是指买卖“盐引”的集市。官家发放“盐引”,相当于买卖盐的许可证,盐商凭此经营食盐,获取丰厚利润。名义上,盐引是无价证券,实际上,盐引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黑市地点靠近盐商居住集中的地方——南河下,久而久之,买卖盐引*集中的小巷,被称为引市街。

2停留在旧时光的仁丰里

仁丰里被称作老城区的鱼骨巷,这倒也很是形象,仁丰里南北走向,似鱼脊椎骨,而其两侧则东西向整齐排列着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七巷、八巷、九巷、十巷等数条小巷,宛如根根鱼刺,不过就是这根根鱼刺上却散落着点点奇珍。这里还有一座寺庙,黄墙黛瓦,松柏森然。相传*初这里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文选楼遗址,后来宋代岳飞抗金北上,暂住扬州,殉难后,扬州人建寺纪念,名为“旌忠寺”。

3小小风箱巷

风箱巷不长,只有四十来个门牌号。如果细雨霏霏,撑把伞在巷中漫步,疏雨轻风,可以入诗,可以入画。风箱巷虽小,却有三处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是蒋氏住宅:高大的门楼,坐北朝南,有六米来高,兀然挺立。另一处是蔚圃。蔚圃原属程姓,后属李蔚如,这也是蔚圃的来由。蔚圃不大,但布局得体,山石水池,厅阁房廊,花木池鱼,一应俱全,倘佯其间,悠然自得,飘然欲仙。还有一处即杨氏小筑,乃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盐商杨伯咸所建。杨氏小筑位于宅东,精巧玲珑,仅60平方米左右。小小的风箱巷,扬州的风情,可以从之窥豹。

4彩衣街

从国庆路和东关街的交会处往西走,便是扬州的彩衣街,这条老街的得名,源于过去街上林立的彩衣店铺。《扬州画舫录》曾经记载彩衣街,称它为“运司后一层,旧设有制衣局,其后绣货、戏服、估衣等铺麇集街内。”因而得名。如今彩衣街的服装店已经****了,各色买卖林立,热闹繁华程度直逼东关街。

5新胜街

在老扬州的记忆里,新胜街曾经是扬州*繁华的商业地带。当年,这里的人是时髦的,这里的夜是喧闹的,接待过名人的酒店、招待着老饕的酒楼林立。遥想当年清末民初扬州有*人的生活:“早上到富春吃早茶、饭后到教场听书、晚上到新胜街住旅社吃饭。”现在逛一逛新胜街,看一眼繁华散尽的老街,别有一番味道哦~~

6丁家湾

丁家湾的街巷是扬州古城*具有特色的老街道。在丁家湾老人的记忆里,解放前的丁家湾一带远比现在繁华,在王金祥所著的《扬州城老街巷》中提到,丁家湾原来是一条商业、文化街道。“街上有1891年开业的昆明理发店,1928年董锦华、朱举荣和徐履才开设的德昌茶食店……”在清代,丁家湾是盐商的一处重要聚居地。按照清朝**规定,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食盐,均需从两淮盐区运出,故四省盐商大量聚集于扬州。所谓“四岸公所”就是四省盐商议事的地方。清末盐业衰败,这里渐渐冷清下来。“丁”字的竖钩连接着南边的居士巷,穿过南河下,便是运河。寂静的丁家湾,临近中午依旧见不到什么人,归于宁静的丁家湾,藏着老扬州说不完的城南故事。

7新仓巷

新仓巷,东近丁家湾,西连引市街,新仓巷不长,约有400米,从1号到70号各有特色。老巷的格局还在,建筑也在。比如新仓巷的老盐商宅第,多可追溯至明清。建筑依然还是老旧院落,只是被分割得零零散散。那窄窄的巷子里,叮叮当当的自行车穿过,打破宁静的时光,恍若隔世般走进了盐商的日常生活。这里有尚存老屋50余间的岭南会馆;有**园林逍遥苑,留得芭蕉听雨声;有仍停留在上世纪的仓巷旅社……这里也许没有人再记得,巷内魏源的挚友龚自珍住在絜园的秋实轩中,得意时将靴子踢飞的典故;也没有人记得“以君衣上月,照我花前饮”的情深意切,剩下的只是几代人的岁月静好,几世同堂的款款情深。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