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建​筑​朝​天​宫

2014-08-01来源 : 互联网

基本介绍  朝天宫在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内。相传该处原为吴王夫差所筑之冶城,晋建冶城寺,唐改太清宫,五代吴王杨溥于其地建紫极宫。宋大中祥符(1008~1016)间,改名祥符宫,续改天庆观,元朝元贞(1295~1296)年间,改额玄妙观,寻升大元兴永寿宫。   南京朝天宫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加上江宁府学现存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位于南京市中心的西南面。古代称冶山,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明洪武年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名为“朝天宫”,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清末,朝天宫改为江宁府学和文庙,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1956年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易今名。前有三清殿,后有大通明殿,另有飞霞阁、景阳阁等。内有习仪亭,为文武官员演习朝贺礼仪之所。清乾隆二十九(1764),皇太后发帑重修,为金陵道观之最。咸丰(1851~1861)中被毁,同治四年(1865),于旧址改建孔庙,并迁鸡鸣山江宁府学于此。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江苏南京朝天宫内的文物(6张)  明代的朝天宫是当时南京最大、最著名的道观,占地面积300多亩,有各种殿堂房庑数百间,立体建筑有神君殿、三清正殿、大通明宝殿、万岁正殿等。大山门为东向,据载,大山门内有左右碑亭各一。其南碑为"奉敕重建朝天宫碑",保存完整,现存朝天宫大成殿丹墀前,其北碑碑身已毁,仅存碑座赑屃。    明末,朝天宫部分建筑毁于战火。清代康熙、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朝天宫也逐渐得到重修,规模甚大,"宫观犹盛,连房栉比"。康熙南巡时,曾为朝天宫题写匾额,曰:"欣然有得"。乾隆留下江南,曾先后五次登临游览朝提高,每次都题诗寄兴。如今刻有五首乾隆亲笔题诗的石碑,仍完整的立在朝天宫后山的御碑亭内,供游人观赏。     道光年间因朝天宫屡遭火灾,从风水家言,把朝天宫大山门由朝正东,改为偏向东南。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定都年间,把朝天宫改为制造和储存火药的"红粉衙"。 同治五年(1866)两江总督曾国藩,为了标榜儒家思想,粉饰太平,将后来的道观改为孔庙,并把原在成贤街的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于是就形成了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公祠的格局。现卞公祠已毁,府学也有部分拆改,唯文庙部分保存完好。    朝天宫为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样式、营造技术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朝天宫一直是南京的重要名胜。明清之际,南京有"金陵四十八景",其中"冶城西峙"就是指朝天宫。文人雅士书写朝天宫的诗文,延绵不断。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了全国首届“十大陈列精品”,这是新设的全国陈列艺术最高奖。南京市博物馆举办的“六朝风采”陈列榜上有名。 “六朝风采”为我国第一个展示六朝文明的大型专题陈列。南京市博物馆利用六朝古都得天独厚的文物优势,精选文物珍品300余件,分经济与生活、科学与技术、思想与文化三大部分,成功地再现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六朝风采。该展布陈大胆创新,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