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力的谬论是什么?

2015-05-11来源 : 互联网

大约没有什么能比**力的**更荒谬,让我们看看以下五个很流行的**力**。

**1、**者是天生的,而非可塑造的

一个较突出的**是:**才能是个体固有的。他们认为总有一小部分人生来就是当**的料,而绝大多数人生来就是跟随的命。研究证据表明遗传学的确对**力的形成有一些影响。

研究表明,**才能中大约30%能够用遗传因素解释,而其余70%左右是受环境影响的。所以,尽管有一些**力特质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力是可以学到的。当我们决定是否去寻求担任**职务时,千万不要变成自己基因的囚徒。

**2、成功的**者有共同的特质

这个误导,媒体难辞其咎。媒体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寻找出并且强化了一整套**者的共同特质。他们认定的**者包括理查德-布兰森、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以及巴拉克-奥巴马等人,他们认定的**特质包括:魅力(charismatic),热情(enthusiastic),果断(decisive),勇气(courageous)等。

研究证据又揭示了什么呢?许多特质看上去像是有规律地显现出**人与普罗大众的区别。它们包括: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有**欲、有自信心以及理解力强。总之,似乎这些特质相当有力地解释了人们对**的认知。

但是,你不应该过于信任这个信念:成功的**人具有共同的特质。为什么?首先,特质并不能保证成功。特质不适用于所有情境,它们似乎只能在选择性的情境中预测**力。其次,证据并未表明孰是原因孰是结果,例如,是**人本身自信?还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人而建立了自信?最后,特质对归纳出**的外在表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并无法很好地区分领有效或无效的**。我们不能说拥有野心和自信这些特质就能表明**有效,只不过在别人看起来像是那样。

**3、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做**

**位置由男性占据,是历史形成的。因此,就连描述**的用语也常是些阳性词,比如强壮、好斗和独断。可是,研究表明,在**才能方面,男性并不比女性更有优势。

由于在历史上男性占据了绝大多数**位置,就形成了一种关于优秀**人的刻板印象,即任务导向、令行禁止、不易动感情这类阳性偏见。

但是,当组织的建构越来越多地需要柔性、团队、信任和信息分享时,具有男性刻板印象的指令型**就越来越不合时宜了。组织需要的**风格是鼓励参与、分享权力和信息、培养追随者、通过包容进行**,不太需要指令-控制风格。最新的研究证据认为两种性别的**能力差别很小,如果非要较真哪个性别更有优势的话,或许是女性。

**4、MBA教育能创造有效的**者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很流行也很昂贵。单单是美国,每年产出的MBA就超过了155000人。同时,学费并不低,在美国一流大学读一个MBA学位的花销现在已经超过了10万美元。对许多追求上进的人来说,读MBA学位意味着放弃两年的全职工作,相当于放弃了不少于15万美元的收入。

鉴于以上事实,你可能会认为,应该有实质性的证据能证实,MBA课程可以成功地创造**人,而研究结果并不是这样。传统的MBA课程完全不能帮助学员建立有效的**技能。这些课程能够很好地帮助你了解商业,却不能培训出**人。

虽然MBA课程大讲特讲**的重要性,但是实际的**力却只能通过经历和实践得到。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MBA课程没有用武之地,正如一位著名的权威人士所抨击的,“MBA用错误的方式去训练一群错误的人”。

**5、**力总是至关重要的

商学院、政界乃至舆论界,都给予了**力高度关注。你可能会认为,如果一个群体、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想取得成功,**力总是必不可少的。事实并非如此。

大量研究数据一致证明:在许多情境中,无论**者采取什么行动都是无关紧要的。为什么呢?由于个人的、工作的以及组织的因素,限制了**者对下属发挥影响。

先看个人的因素,对于那些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受到过良好的培训,同时又对组织奖励不敏感的人来说,**者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例如,有经验有技能,就不用**提供支持,也无需**阐明工作任务。

再看工作因素,一些工作本来就是确定的、清楚的,所谓例行公事,或者具有内在满足感的工作,都无需正式**者的亲身关注。最后看看组织因素,组织的目标清楚明白、拘于形式化,有严格的规则和程序,团队有凝聚力,完全能够把正式**者的角色化于无形。


标签: 领导力 谬论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