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清凉山公园位于南京城西清凉山,有“七朝胜迹”之称,系一座历史文化名园,因其山林郁郁葱葱又地处市区,被誉为“城市山林”。南唐时曾建避暑宫于山上。清凉山山高100 多米,方圆约4 公里,已建成清凉山公园。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西安也在规划建设清凉山公园。
清凉山
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位于南京市广州路西端。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故此又有石头城之称。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风不再。
南唐时建避暑宫于山上,1930年清凉山被辟为公园。1937年底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山林与建筑皆遭破坏。1949年后,政府封山造林,“城市山林”渐次再现。在山林恢复之基础上,50年代末开始,以土、石、花木为材料建设景点,修缮古建筑,创建出初具规模的文化公园。1979年10月,扫叶楼修缮工程及绿化配景工程竣工,以后又逐渐恢复了崇正书院、江光一线阁、清凉寺、还阳井、驻马坡、大庙等古迹,辟建了扫叶斋餐厅、旅社、翠微园娱乐山庄、花房等服务设施,修筑花坛800平方米、花带1500平方米,铺装草坪9000平方米,植乔木14000株、灌木9150株。各类植物达200多种,绿化覆盖率为99%,成为居民的良好休憩之地。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位于清凉山东麓,为清嘉靖年间督学御史耿定向讲学所筑,又相传地藏王肉身在此坐禅。书院依山势分为三进,一殿与二殿由两边回廊相连接,廊壁墙上开各式花窗,东侧廊壁嵌有两块石碑。二殿与三殿间是开阔青石平台,其东侧有一组山水小景。三殿是公园的制高点,放眼周围一片苍翠,抬头远望,方圆百里尽收眼底,进入大厅,四幅大型壁画跃然醒目,再现金陵春牛首、夏钟山、秋栖霞、冬石城之四季景色。第三进称“清凉胜境”,筑于高处,正殿是一座高6 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崇正书院现为“中华奇石馆”,其内陈列神州各地珍奇石头。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