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讯金秋季节,记者来到江都小纪镇由大学生村官朱立华、徐超等共**办的蔬菜基地。眼前丰收的场景令人欣喜:大棚内各类蔬菜长势正旺,甜玉米饱饱地挂在秆上,培育的西兰花大规模地销往外地……正在忙碌的朱立华、徐超、吴娟的脸上写满了自豪与快乐。
“西兰花的亩平均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甜玉米的亩平均效益至少也有1500元。”朱立华说,“之所以创业,就是想在农村做点实在事,让更多百姓发家致富。”
据悉,江都127名大学生村官在**争优活动中,积极参与“创业富民行动”,争做“富民先锋”,其中45人创业做**,带动了800多农户走上致富路。
“订单式”培训激起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情
水芹菜高产栽培技术、大棚脆瓜种植技术、肉鸭饲养技术……江都市委组织部478个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在大学生村官中掀起创业的热潮。
“8月份我们种植的豇豆、芦蒿等蔬菜每亩净收入7500元。今天的成绩,多亏了市里举办的大学生村官技能培训。”大学生村官宋中梅说。在走村串户时,宋中梅发现部分村民有心致富却苦无技能,于是,她想到自己在技能培训班上学的知识,决定发展大棚蔬菜这个项目。
经调研、论证,宋中梅以“村官+合作社”的形式投资140万元建设大棚配套蔬菜生产基地,*期流转土地120亩。预计两至三年该蔬菜专业合作社将扩至1000亩,带动200多户农户增加净收入1000万元。
为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江都邀请东南大学**,每月为大学生村官进行两天的经济管理知识辅导;成立“青年联合会”,组织成功企业家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通过传、帮、带,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中的难题。针对大学生村官基层创业过程中的复杂心理,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专题进行“创业培训心理辅导”。
贷款“绿色通道”打通大学生村官创业瓶颈
江都通过设立600万元村官创业基金、发放贷款券、贷款贴息等贷款“绿色通道”,致力打通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资金瓶颈。截至目前,仅贷款券一项就为17名大学生村官发放近50万元贷款。
今年初,大学生村官唐勇圣与村民合资创办了里下河蛋品加工厂,经营5个多月来,销售咸鸭蛋10万多只,纯利润4万多元,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第二批咸蛋还没腌制就被预订一空。今年8月,他又通过创业贷款券申请了5万元,创办河畔香农副产品商贸行。
“现在从上到下都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工商、国税等部门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大学生村官贷款券的发放,更解决了我们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唐勇圣说,“前几天我上报了新项目资金申报书,估计可获得10万元资金扶持,下一步我计划投入三个项目,再购进煮蛋锅炉、真空包装机等设备,将来里下河农产品一定可以走进大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