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多了一条新路,原先窄小破旧的巷子变漂亮了也好走多了……有细心的南京市民惊喜地发现,除了城西干道等这样的交通干道,家门口的道路也发生了变化。它们大多不是城市的“主动脉”,有的只能算是“毛细血管”,但是打通之后,不但疏通了城市片区的路网交通,让居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方便,也悄然改变了城市面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主干道。
近日,记者分头探访了一些南京*近新建、出新改造的道路。从南京城市***门了解到,全市还有不少新路将陆续开通。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京新增253个地名,堪称历史之*,去年同期才新增55个地名。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其中道路名就占到了八成,比如栖霞区丁家庄**房片区,又新添不少路,如瑞平街、瑞安街、瑞丽路等。还有现在的光华路要比以前长了很多,现在该路的东延段西起绕城公路,东至东麒路。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南京日新月异,你工作或生活的地方周边,是不是也有一些道路经过改造,已经大变样,或者是出现一些新建道路,竖起了新的路名?这些新路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和变化吗?
黄家圩路
坑洼小路变身双向八车道
黄家圩的地名早就有,这里原为洼地,黄姓*早在此筑圩种地,因此叫黄家圩。地名还是那个地名,不过路可不是前几年的路了。
今年6月6日,黄家圩路经过拓宽改造后正式通车。现代快报记者现场看到,全线双向八车道,两侧设有慢车道、人行道,中分带、侧分带都设置了花坛。拓宽改造后的黄家圩路南起龙蟠路,下穿京沪铁路和城际铁路,北至和燕路,道路宽55米,全长约1公里。在黄家圩路与红山南路交汇处,还新建一座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设8个出入口,有自动扶梯。
家住黄家圩29号的杨先生在此生活了十几年。“大变样了。”杨先生回忆说,过去这条路宽度连现在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坑洼不平,人车混行。*怕下雨天,铁路桥下积水,到处泥泞,深一脚浅一脚,路堵得水泄不通。“路边哪像现在这么清爽,都是低矮的破旧房子、违建。”他说,路到一半就变成狭窄的小路,通到和燕路,四周都被厂房包围。铁路桥下面,摆摊设点的多得数不过来,卖杂货的,卖吃的……一到晚上,路边都是摊贩,垃圾乱扔。“环境和南京*车站窗口地区太不配了。”杨先生坦言,环境脏乱差,那时都不好意思叫朋友来家里玩。
现在清爽畅通的大道,让杨先生从心底感觉舒服,“走两步是地铁、*车站,阳台上就能看到南京汽车客运站,交通四通八达。”他说,这会有点住在城区的感觉了。
延安路
50米长的小巷拓宽,还栽了两排树
这条路位于新街口中山路与管家桥之间。以前是个窄巷子,由于处在新街口商圈位置,周围居民楼较多,路两侧常有违停现象。早晚高峰,中山路和管家桥都是堵点,这条巷子拓宽后,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能方便穿行,算是条捷径。之所以叫延安路,和有名的延安剧场有关。“**时,大华、胜利、延安、解放并称为*都四大影院。”昨天,80多岁的居民黄大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延安剧场位于中山路51号,又叫“世界大戏院”,三层六厅结构。延安路是剧场旁边一条又短又窄的巷子,附近是矮旧的居民楼,道路也很旧,勉强容得下一辆机动车通行。“年初,这条路进行了拓宽,现在宽敞多了。”黄大爷说,不少车辆高峰时段选择从这里绕行,也疏通了中山路和管家桥的拥堵状况。
记者现场看到,这条东西向的巷子长约50米。不过,这条路现在“五脏俱全”,已被拓宽成双向四股车道。道路一侧紧邻金陵饭店北门,另一侧有办公楼宇和酒店。从管家桥驶过巷子,能直达中山路,对面就是德基广场。以前,这条路上光秃秃的,现在路两侧新植了数十株法桐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