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国至少已经有27个省份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未制定的分别为,河北、黑龙江、**、青海4个省份。
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不一样。在这27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发放标准为按月发放,比如内蒙古,每月180元,另有14个省份按天发放。
按月发放的地区中,如发放高温津贴****的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津贴金额*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240元每月,浙江省为225元;*低的为山东省,为120元每月。
按天发放的地区中,标准*高的为天津,24元每天,*低的为贵州,8元每天,与天津相差2倍。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高的多数为东部地区。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发放高温津贴较低。
记者统计发现,在明确发放时间的22个省份中,发放高温津贴时间*长的是海南,为4~10月,有7个月,紧随其后的为重庆,时长为5~10月,为6个月;发放时长*少为3个月,有4个省份。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各地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长短不一,这和我国各地气温差异有关。其中,多数省份发放时长为4个月,多为北方地区,达到11个省份。
日*高气温35摄氏度以上为高温天气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劳动者因高温作业中暑的,可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高温来袭你该享受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天气,调整作息时间:
①日*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②日*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以上、40摄氏度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③日*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37摄氏度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