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李坤在创业基地奶牛场
一个“村官”,一年多时间,筹资修建5公里乡村公路;创办“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创办留守儿童电脑培训中心,为他们**另一个学习生活的家……他就是重庆市荣昌县远觉镇狮子桥村主任助理李坤。
放弃银行工作选择扎根农村
“清华的博士生,北大的研究生,他们都能扎根农村,在重庆当‘村官’,我为什么不可以?”
原本在重庆某银行工作的李坤,不满于银行朝九晚五的“安逸和稳定”,期望用自己所学改变农村贫穷的面貌,2009年毅然参加重庆“村官”考试,来到重庆市市级贫困村荣昌县远觉镇狮子桥村。
放弃待遇优厚的银行工作,选择来到农村,李坤被人议论“作秀”,但他不在乎:“对年轻人来说,不是待遇好就行。每个人的理想、抱负不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初出茅庐受阻修路赢得民心
满怀**的李坤,2009年刚到村里时,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村民们见我是个愣头小伙,都不愿跟我说话。当时很难过!”。
村委会主任钟泽金说:“老百姓实在得很,你对他们好,给他们办事,他们就服你。”
办什么事情才能让老百姓服呢?李坤与村主任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狮子桥村作为重庆市市级贫困村,大部分的村级公路都是毛基路,一到下雨天就不能通车。
“老百姓*迫切希望的,就是修路。”村主任对此很感慨,村民对于修路的积极性很高,可是集资是*难解决的问题,向上申请资金也难,不容易申请下来。
这是块“硬骨头”!李坤明白,这就是自己要解决的**个问题,解决好了,也许就能赢得民心。
茶饭不思的他,没日没夜地翻阅资料,上网查询,详细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他还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将全村5公里的毛基路重新丈量,计算建设耗材,编写汇报材料。
后来,他连续一个多月奔走于主城县城之间,*终顺利争取到了公路建设资金。
在申请的过程中,李坤发现,还有很多地方和狮子桥村一样,需要资金支持建设。申请是个漫长的过程,缺少耐心就意味着放弃。
李坤坚持了下来,他以图片资料客观展示当地情况,让相关方面直观地感受到通村公路的价值——狮子桥村道路建设与整体基础设施不相衬,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
*终,李坤为村里申请到位资金30多万,除将主公路修为柏油路外,还将另一条乡村公路修成了泥结石路,总计5公里,村民从此**毛基路。
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问题,让村民都对李坤刮目相看,开始主动向他反映问题,目前李坤已记录了11本“民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