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汉之亡看企业的接班人计划

2015-05-08来源 : 互联网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割据江东,刘备占据巴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写为“神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谙**,通晓经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功劳**,英名盖世。然而,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遍阅历史资料,有一个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三国当中,蜀汉*先灭亡。

——原因何在?

窃以为,蜀汉之亡,罪在诸葛。为什么?

**,从刘备的接班人计划说起。据有关资料统记载,魏国**人曹操有25子,其中不乏曹植、曹丕、曹冲等一代英才;吴国孙权有7子,而相比之下,刘备也有4子,刘封,刘禅,刘永,刘礼——封禅永礼。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是因为子嗣**,三国演义中,已届不惑之年的刘备有了刘禅之后,又收刘封为义子(第三十六回),之后才三顾茅庐,谋得诸葛(第三十八回),而此时,聪慧过人的诸葛亮,仅从刘封刘禅两人的名字来看,就不可能不知道刘备的想法,但纵观《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对于尚在壮年的刘备,并未建议纳妾生育子嗣,此后刘备也只是再添了刘永、刘礼两子,且刘礼早死。其结果是,刘备死后,除了刘阿斗,再无其他接班人可选,而刘阿斗在位四十年,奔六的人了,却当了个亡国之君,乐不思蜀,遗为笑柄。如此,无论是对刘备的劝诫,还是身为相父缺少对刘阿斗的引导教育,诸葛亮是不是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二,我们来看一看蜀汉的接班人计划。诸葛亮茅庐定**,两朝开济老臣心,追随刘备之后,*烧博望坡,巧唱空城计,过江东舌战群儒,联东吴智激周瑜,借东风草船借箭,携周郎*烧赤壁,遣子龙保先主授锦囊妙计,送刘备过江东抱得美人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收姜维,降马超,失街亭挥泪斩马谡,造木像吓退司马懿,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泪满襟。然而,诸葛亮*军*国,事无*细,事必躬亲,在蜀汉建立以后,为了使丞相府中少出错,他“亲校簿书”;连军中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要报给他亲自批。尽管杨颙曾经给他提出过中肯的建议,建议他不要太过操劳,但诸葛亮回答杨颙:“您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但就是对下属们办事放心不下呀!”就是这种“放心不下”,使下属哪里还有犯错误的机会?不犯错误又怎么成长?马谡被斩,庞统阵亡,诸葛亮死后,既缺少谋划之才,又缺少**的人才梯队来支撑,缺少**的接班人,如此,又有谁能擎得起蜀汉?!与之相比,无论是战国七雄,还是西汉之初,不管是盛世大唐,或者是两宋明清,无不是人才辈出,济济一堂。蜀汉之后继乏人,岂非诸葛亮之过?

第三,诸葛孔明缺乏合理授权。赵子龙本是刘备极为器重的大将,智勇双全,但保刘备过江东时,诸葛亮老早就秘授了赵子龙三个锦囊,叮嘱赵子龙在什么时候怎么用,结果刘备没失荆州,反而赚了个大美女孙尚香。除此之外,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在三国演义中至少还用了两次。第二次是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时,对姜维和廖化授予锦囊,救了王平、张翼。第三回是给了杨仪一个锦囊,除掉了魏延。赵子龙智勇双全,姜伯约熟读兵法,王平老练稳重,他们三人,不管是谁,在危急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无计可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诸葛亮缺乏有效授权,使得蜀汉这些将领们,根本就不需要动脑子,没有机会“拉出来遛遛”,岂能有担当大任的机会?再看诸葛亮带兵,每每有大敌当前,诸葛亮总是稳坐中军帐,抽出令箭,“谁愿领兵前往?”显然他已成竹在胸了。既然他不需要将领们再开动脑筋,下属们没有发挥的空间,麾下的将领们又何来压力,何须再动脑筋?而相比之下,曹操每有战事,总是问手下那些谋士们,“计将安出?”结果手下的谋士们,个个自告奋勇,献计献策。诸葛亮没有适当授权给下属,这种人才培养策略,使得他死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以说,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实在是贻害无穷!

第四,诸葛亮在用人中,未能合理用人,反而毁灭、扼杀了一部分人才。刘备三顾茅庐之初,水镜先生和徐庶都提出,“伏龙、凤雏,得一可矣。”而诸葛亮追随刘备之后,无论是身为凤雏的庞统,还是熟读后法的马谡,都属于谋划之才,参谋之士,并非战将,但诸葛亮在用人时,却先后派庞统、马谡上了战场,而且是直接面对敌人,庞统还算是上过战场,而马谡连战场都没上过,还要委做主将,如此用人,失街亭岂能避免?庞统、马谡死后,诸葛亮哭破天,喊破地,泪水流八斗,自降官三级,于事何补?

第五,诸葛亮在用人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激励,扬长避短,而是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无视了部下的长处,眼中容不下沙子,使不完美者无处存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李严发展经济,深悦民心,*理军队,军纪严明,所以刘备临死之时,他也和诸葛亮一样成为拖孤重臣。但他有贪欲,不敢承担责任,这些缺点诸葛亮不可能看不出来。但诸葛亮没有把他放在地方上去发展经济,而是严令他去督办军粮。*终李严因为不能按时完成督办任务,被贬官为民。魏延有勇有谋,仅仅因为其脑后“有反骨”,诸葛亮就看着不顺眼,蜀汉北伐时,每次魏延想领命上阵,诸葛亮都不允,到临死之时还给了杨仪一个锦囊,让杨仪在大敌当前之时,逼反了魏延,杀之而后快。如果诸葛亮对李严能在督办军粮的过程中,适当地予以激励;在对魏延的使用中,适当地给予更高的地位、权利和金钱,三国的命运是否会完全改观?只怕也未可知。

所以,蜀汉之亡,罪在诸葛,不在于他没做贡献,而在于他没有培养出蜀汉的人才梯队、**团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