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有组织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经营方式,还是将价值**的潜能*大化的方式吗?怎么调整商业模式,才能更好、更有效、**更大的价值?”这个发现让我很吃惊
我和同事克里斯·佐特启动了一个旨在探究企业如何从事商业活动——也就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这一宽泛问题的研究项目。所谓商业模式,就是能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价值的相互依存的各种活动构成的体系。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就是指产品创新,事实远非如此,创新还包括企业从事商业活动方式的创新、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何互动的创新以及企业的各项活动如何相互关联的创新
举例来说,以前,苹果公司只是设计硬件,之后把用这些硬件生产和组装完成后形成的产品卖出。所以,他们的价值等式就是硬件的销售。
iPod的推出大大改变了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因为公司认识到,自己不只是通过销售设计精良的电子设备为利益相关者**价值,而且还能通过人们对这些设备的使用为利益相关者**价值。
通过与音乐产业建立关系,苹果公司iPod的推出显著改变了自己的商业模式,音乐产业是各类歌曲作品的知识产权所有者,苹果公司让这些唱片公司确信,他们可以销售歌曲,而不只是销售CD。随后,苹果公司通过一个电子商店——iTunes——让人们下载自己选中的音乐作品。人们每下载一*歌曲,苹果公司就能从中获得一些收益,因此……该公司既为客户**了价值,也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了价值。
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开展业务的方略,它是一个各种活动的体系。当苹果公司推出iPod时,新的商业活动就此出现,通过改进的商业模式**出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因为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有了新利益相关者。需要注意的是,利益相关者群体跨越了企业和产业的边界。谁会想到一家电脑公司会进入音乐产业领域呢?可突然之间,苹果公司就进入了音乐产业领域。
如果不采用持续更新和修正商业模式的程序,会有什么后果呢?我想举两个例子。
我们先来看看黑莓(Blackberry)的情形,这个品牌的智能手机一度在**、企业和消费者中间居于统*地位。“黑莓”在美国社会几乎成了一个“动词”。甚至连美国总统也使用黑莓手机。但是,黑莓一直固守一种业务模式,没有重视电信领域发生的变化,没有看到无线网络传输视频和其他图形信息的能力。公司高管没有据此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今天,黑莓的境况每况愈下,有人甚至说公司已陷于破产的边缘。
另一个没有改变其商业模式的企业是诺基亚公司(Nokia)。有一段时间,该公司是手持无线通信设备历史上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后来,该公司在手机领域日薄西山,衰落得在**手机销售额中只占有极小的份额,以往的市场份额已被三星(Samsung)、苹果和其他品牌夺走。
公司通过转变其商业模式而重塑自己的实例是IBM公司。从历史上来看,IBM公司是个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该公司销售的是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和许多其他产品。今天,IBM公司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服务,其产品已经不再是营收的手段,而是提供服务的手段。
IBM公司的业务就这样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今天,该公司的大部分利润并不是来自各种“盒子”,而是来自服务。IBM公司收入的*大部分同样来自服务。所以,IBM公司就是一个多元化的跨国大型企业因为大举更新或修正其以往商业模式而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经典例证。
对企业的重要启发:
*先,要将设计思维应用于商业模式的设计。从传统上来看,设计思维一直主要应用于产品的设计。通过这项研究,我们认为,企业用于设计商业模式的程序本身可以**巨大的价值。
第二,企业需要提升不断向自己提出如何调整商业模式、如何精炼和修正商业模式等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需要成为企业DNA的能力。商业模式必须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企业必须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经营方式,还是将价值**的潜能*大化的方式吗?”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商业模式的设计将不再仅仅是*席执行官的工作。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要自问:“在我参与的活动中,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完成那些活动吗?我参与的活动与我们企业为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其他活动有什么关系呢?”很显然,我这里所说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的客户、合作伙伴、企业所有者、企业的员工和经理人等群体。企业在深入思考商业模式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有这些人的利益。
极少有组织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调整商业模式呢?我们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更好、更有效、**更大价值的商业模式呢?”这让我很吃惊,因为我认为,总体而言,经理人和组织会从对商业模式设计更深入的思考中受益,应该想到这并不是个一次性的过程,也不是两年进行一次的过程,“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他们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企业应该拥有的动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