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运动”与“天行奖的夭折“中国**个获得风险创业基金的大学生出现了!”消息迅速传遍全国。这“归功”于媒体的推波助澜。
先是湖北省的媒体“近水楼台先得月”,前来对李玲玲进行专访的报纸、广播、电视台一个接一个。湖北卫视为李玲玲做了一期“知本创业”专题,邀请了李玲玲一家四口。湖北日报在重要版面以显著位置对李玲玲进行报道:“她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是**个吃螃蟹者。”长江日报认为“*例风险投资出现在武汉,是我市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的标志”。**电视台“***”栏目更绝。从办理公司的工商注册到在学校上课,“***”栏目的记者一直跟在李玲玲后面,摄像机镜头从来没有离开。
十年寒窗苦读书,一举成名**扬。成名之后的李玲玲,生活再也不是简单的“三点(教室、宿舍、食堂)一线”。接受媒体采访,受邀参加颁奖;给大学生讲课,为同龄人传道。李玲玲从那一刻起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已经不属于自己。
李玲玲还是李玲玲,但其实已经不是过去的李玲玲,她现在站在风口浪尖,接受着全社会成千上万目光的关注与审视。她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所有的一切并非她真正想要的,她毕竟还是一个学生,一个刚刚21岁的小女孩。她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我原本是象牙塔里一个爱写诗爱幻想的平凡女孩,如果说也有一些小小的成绩的话,那也只是爱好和好动的产物。只因一次偶然,媒体将我推向了社会的焦点。在不经意中,我从一个平静的港湾被抛入了大风大浪中。其实我的羽翼并未丰满,我的双翅还不够坚强。虽然,年轻人不应该**风浪,可也应该让自己慢慢地成长。
尽管李玲玲意识到某种危机并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加以化解,但令人沮丧的事还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地发生了!
2000年7月11日,天行健公司账面上只剩下100元(李玲玲后来纠正为700元)。与此同时,在未征得董事长李玲玲同意的前提下,武汉世博公司通过媒体发出公告:天行健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将于2000年10月被拍卖。世博总经理王一鸣对记者说,对于天行健公司而言,除此之外,“似乎已别无选择”。
都是年轻惹的祸?
原本一段非常美满的“婚姻”为何维持一年便不欢而散?
《商界名家》记者就此采访武汉世博(世博后来宣布破产)总经理王一鸣。电话里的王一鸣显然不愿重提昔日伤痛,他说:“在世博与李玲玲发生分歧之前,我正在国外出差。这样吧,我给你**一个人,此人是世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文振奕,很多事情他知道的比我多。”
文振奕在接受《商界名家》记者采访时苦笑着说:“一言难尽啊!”
世博公司成立伊始,也想有所作为,急于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正好当时李玲玲的两个**获奖(高竿喷药器获“亿利达”青少年**奖,防撬锁获第七届中国**技术博览会金奖)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盛传全国,所以对李玲玲及其**非常感兴趣。就这样,世博公司既未请专家进行技术论证,也没有对李玲玲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进行考察,从选定项目到最终拍板,前后总共花了不到10天的时间,非常仓促。“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对我们是个教训。”文振奕说。
过于草率的公司化运作为后来的分歧埋下了祸根。李玲玲的天行健公司开业后,常常是做做停停。公司仅有3人,但除了李玲玲本人,其他人总是不停地更换。尽管只占40%的股份,但在天行健的管理运作中,李玲玲却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世博的意图根本贯彻不到公司的运作中去。世博公司对高竿喷药器试模后的产品很不满意,说像地摊货。
对于世博的指责与批评,李玲玲毫不客气地予以反驳。她对世博公司投资的初衷就表示过怀疑。当时自己的“热闹”,与投资方的行为也有关系。“很多采访事实上我并没有参加,只是世博单方面在行动,我的照片也未经允许就登出来了。”如果世博公司只是想扩大天行健的影响倒也情有可原,可事实上,这个后来很快倒闭的投资公司的目的似乎只是想为自己招来投资。在一次董事会上,世博的人对李玲玲说:“你现在完全可以招来1000万的投资。”李玲玲回答:“可我要的是生产自己的**。”
李玲玲说,世博为天行健公司提供的办公室就在世博公司的办公楼内,“除了我,其他员工包括财务都是它派来的,我的一点举动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世博就会有人通知李玲玲,要她“过来汇报一下”。“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我只对董事会负责,可世博的一个随便什么人都好像想指挥我。”李玲玲说。
李玲玲感觉到自己好像是被当做了工具。她在后来的回记中写道:“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一个公司在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都没有表态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宣布拍卖?为什么签了字的资金还无法到位?为什么没有经过任何采访,报纸就可以上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