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苏近9成气象站无容身之处,只好四处搬家,全省70个气象观测站,目前仅有8个没有搬家,未来两年内,其中的5个也将会搬家。为什么这么大的地方偏偏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气象观测站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的,主要是因为气象观测站选址要求高,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地价太贵。
气象观测站是天气预报*基本的,气象站可以提供各种气象数据,经过分析之后,通过计算和经验综合得出未来的天气情况,从而做出预报。目前,江苏有3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6个国家一般气象站,大部分是1955年以后建立的。
但是,*近5年,就有20多个被迫搬迁,“还有十几个要搬迁,有的气象站已是多次搬迁。”让人惋惜的是,全省50年以上未搬迁观测站只剩8个,分别在东山、大丰、吕四、溧阳、徐州、丰县、西连岛、宝应。而吕四、溧阳、徐州、丰县、宝应站,因周边环境影响,也正酝酿筹划搬迁,两年内将只有3个站(东山、大丰、西连岛)继续“坚守”。
为什么要搬家呢?据江苏省气象局网络监测处处长、**工程师**国介绍,主要是因为气象观测站对于周围环境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对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来说,以下都是禁止的:在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周边20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或者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10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10的建筑物、构筑物;周边200米范围内修建铁路;周边100米范围内挖筑水塘等;周边50米范围内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
**国说,气象探测的信息,必须有代表性,就是能代表本地的气象条件,其次是准确性,除了探测仪器的精密准确外,还包括探测环境的准确。*后就是可比性,不同的观测站同时进行观测,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对于气象观测站来说,*重要的是不变,尤其是观测环境,不能有变化。”**国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会影响数据准确性。
而气象观测站的这个“不变”的要求,恰恰与求变的城市发展相矛盾。目前的现状是,不断有气象观测站环境被侵蚀破坏。“打个比方,明明吹过来的是西北风,但观测站西北侧有成排高楼,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吹北风或者西风。”**国说。
气象观测站搬家带来的***烦可能就是之前积累的气象资料数据全部作废了。一旦气象站被迫搬迁,就会导致气象资料不连续,地点更换则会造成同历史气象资料无法直接比较,无法系统开展气候变化分析研究。同一地点的气象资料年代越久远,科研价值越高,而一旦搬迁,大部分资料要从零开始。
据介绍,除一个国家基准气候站外,南京目前还有4个国家一般气象站,分别在六合、浦口、溧水和高淳,但是它们都“搬过家”。这对于整个南京的气象资料来说都是有影响的,有断点,不完整,一些几十年才积累下来的气象资料等于是白费了。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