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如果听到有人说,传统商业银行将面临互联网的*大冲击,经历一场“范式换代”,你也许会觉得那又是媒体人和评论家们大而无当的预言。但如果今天还这样看,就表明你的确有些迟钝了。身处银行业的人已经越来越鲜明地感受到,作为信息中介的传统商业银行也面临着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经历“去中介化”,或可称为“脱媒”的挑战。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是中国银行业中对这种挑战和威胁*具敏感性的企业**人。7月8日,马蔚华在一个高峰**上再次强调,面对资本性脱媒和技术性脱媒,商业银行通行的坐吃利差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相当危险的商业模式。他对“脱媒”有一个形象的解释:当资金的供需双方可以“自由恋爱”时,可能就**需要商业银行这个媒人了。
所谓资金性脱媒,是指由于信息沟通方式越来越通畅,资金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可以直接见面,不必经由商业银行这个曾几乎是**的信息和交易平台就能进行交易,大量的直接**将取代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间接**方式。这一趋势在互联网尚未发达的时候就已现端倪,现已蔚然成风。所谓技术性脱媒,是指互联网应用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全面渗透——尤其是SNS的流行——将实质性地改变金融业的业态。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已经削弱了银行作为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而以脸谱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更是直接威胁到银行生存的根基——作为存贷中介的功能,“以脸谱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将影响到将来银行的生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社区金融”的模式。事实上,社区金融是一种比商业银行要古老得多的金融形态。金融学家陈志武(微博)说的“儒家金融”便是一种典型的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社区金融。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普遍流行的请客送礼,究其本质也是一种社区金融:当某个家庭遇到婚丧嫁娶、筑屋修房等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亲朋好友就会以送礼的方式为这个家庭**。在这一**行为中,“礼尚往来”其实就是一种信用法则——送礼不是无偿赠予,而是一种分期偿还的信贷模式,收礼的一方必须恪守不成文契约,在送礼者有婚丧嫁娶时将资金偿还。
这种金融形式的基础正是传统儒家社会中的伦理关系。每个个体都处于一个小型的、联系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这种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种自动担保的信用体系,“关系”和“面子”**整个交易行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代社会是熟人社会被陌生人社会取代的过程,人们的活动空间远远超出了“乡里乡亲”的范围。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已经承载不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信用体系。商业银行在陌生人社会所必需的信用体系中承担了关键的角色。
以脸谱网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既具有超越物理空间和现实社区的特点,又具有熟人社会的特点,每个以实名出现的个体都处于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陌生人之间因为各自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交叉和重叠,而进入到准熟人关系。传统社会中的信用体系因为这一社交网络的出现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复活”,社区金融也就自然而然地重新出现。
嫌贫爱富、嫌小爱大是传统商业银行的天然偏好。因为只有向大企业提供**服务,才可能使成本和风险*小化,收益*大化。但在去中介化、泛金融化的时代,大企业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大企业未来可能会离银行而去。可选择的**渠道仍然稀少且狭窄的,将是大量的小微企业。在不远的将来,无论银行是否情愿,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都将成为银行业客户主体。
这是一个丰富而又充满风险的市场,银行想要亲近这些客户,必须具备以前不曾具备的专业能力。如何识别、掌控风险,如何在众多的小企业中发现具有稳步成长潜力的未来之星?如果一家银行能够利用社交网络的特性,以社会化的力量做到成本低廉且相当有效地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它就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在脱媒化的时代脱颖而出。在这个竞争维度,一家商业银行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互联网企业的战略思维和运营能力,它便将拥有多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