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总理有关创业、创新的几次讲话
去年9月11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说:“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当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们的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当时,我对其中“大众创业”这一点的印象很深,对此我这样理解——**是要让大众创得了业,第二是能够简政放权。比如,据报道,***又取消了300多项审批权,*近又确定了有60多项收费不用交了。
2015年1月,**强的总理在瑞士参加世界经济**年会时有一个讲话,其中,把创新创业定位为一个新的引擎。他说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用好两个引擎,一个引擎是发挥改革的红利,另外一个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纵向流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后面这一点很有意思,我们任何社会的阶层都需要不断的流动,尽管流动起来很慢,但是得有这样一种机制让生活在底层的人可以通过一些机制改变自己的地位,而创业就是这样一种改变的机制,它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且扩张到的民生、福祉这样范畴中。
2015年8月26日,**强总理在***常务会议上说,“有人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仅仅理解为保就业,这不是仅仅就这么回事,其实这是重大的经济社会改革,是一种结构性的改革。”如果说***在一月份说的促进“社会纵向流动”主要还是靠竞争、靠市场的作用的话,那么这次提到的“结构性改革”的完成就不是仅仅靠市场就能做的了。
2015年9月23日,**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小微企业生存之路,又是大企业繁荣兴盛之道。”他把这个“双创”放到了公司创业的层面上,在这方面我知道的确有不少公司在做实践,其中*卖力气的我觉得就是青岛海尔,他们要把公司变成一个平台,打造一个创客之家。
咱们解读一下,为什么**强总理拼命在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几年我们开始在大学生中、高校里推动创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创业来带动就业。2014年1-8月,新增注册企业带动了上千万人以上的就业。***认为,是简政放权,以及降低了创业门槛,使得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了61%,从而带动了就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也重视中小企业,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70%-80%的新增就业机会不是大公司**的,而是中小企业**的,这个统计发现使得人们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迅速提高。就业是老百姓关心的*基本的需求,所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政府,都关心两个方面,一个是就业,一个是通货膨胀。这对应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两个基本需求: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就业可以使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得到保证,而控制通货膨胀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购买力得到保证。
二、创业需要环境,也会**机会
今年,经济下行的问题带来的就业的压力增加,大公司现在也在不断的裁员,国内、国际都差不多。而且,前几年在一些领域出现“国进民退”的问题,显示创业环境其实在恶化。如今,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我认为创业的物质环境和基本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为它能够释放激发民间的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就快,而如果垄断变得很强的时候,老百姓就没办法做了。
今年,服务业已经占到了我国GDP的半壁江山,天津可能还做不到,这些年天津一直是国内GDP增长速度非常快的省市,但为什么老百姓收入没有跟着快速增长呢?有人说这是产业结构问题造成的,因为天津主要的GDP的收入是来自于跨国公司,而跨国公司还有利润转移的问题。假如天津的服务业占大的比重呢,毫无疑问就可以把就业和收入留在当地。现在都在强调智慧制造,机器人很快就会超过人类的人口。有人担心人会失业——机器人能干活,那人干啥呀?不用担心,在一些领域机器使人减少后,人可以去**新的机会。比如,搞研发,把附加价值提高,搞高端制造业,搞绿色、环保、新兴产业,可以去旅游,发展服务业。
三、创业与大学生职业选择
对上面**强总理的讲话进行解读以后,我想得出一个结论是,我觉得创业会成为大学生的一个职业选择之一。政府在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十年前在国外得一个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很少可以回来创业,但现在这方面的实例已经很多了。
大学生创业、创新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业、职业发展不是单靠体力,也不一定完全靠知识,而要靠脑袋。整合资源靠什么?一是靠观点、实力,靠你能在与人的交流中给别人很大的帮助;二是靠人品。让别人信任你,愿意和你交流。这技术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和我们的情商,和这种制度安排有关系。
我想问在座的各位一个问题:你愿意过没有变化、没有挑战和刺激的生活吗?南开大学2011级本科生郭鑫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创业,为社会贡献了超过300个就业岗位。如今已身为三家估值过亿的企业的董事长的这个90后小伙子三次创业,他认为创业就是一个生活,他绝对不会具体经营这个企业,他觉得经营这个企业太累了,创到一定程度该卖了,他就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我给大家做一个小测试,学管理的都知道有“X理论”和“Y理论”。其中,“X理论”把人假设成“经济人”,这种人是不喜欢工作的,没有企图心,不负责任,不愿意承担责任,不喜欢改变,喜欢被带领。你是这样的人吗?而“Y理论”则认为人是“社会人”,喜欢工作,有自制能力,喜欢负责任,富有想象力和**力,有自我管理能力。你是这样的人吗?作为企业管理者,对上述两类人的管理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创业者”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喜欢变化,愿意甚至能够推动变革和创新,他们是成就导向的,是厌恶低风险的,对不确定性是包容的,具有独立性和掌握命运的意识。在管理中这也叫做“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请大家看看,你们认为社会上上述三类人哪一类人多?在这个时代,你不可能让这样的“创业者”在大公司里当一颗螺丝钉;相反,你让一个“经济人”去创业,他也觉得这是太头疼的事。作为这个社会,人一定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在不同路径上会有各自的选择。
四、什么是创业
创业可以有各种学术解释,哈佛商学院的定义是,创业就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追求机会的一个过程。美国BabsonCollege是全球是创业管理*好的一个学校,他们认为创业也不一定就是创办企业,它是一种能力。当然,*近有人用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句话来描述创业——创业其实就是和自己较劲的一个过程。
创业更多是一种机制。创业需要把机会、人、资源这三个动态匹配起来。创业需要很特殊的一帮人,他们去把握机会,然后**性地整合资源,借力把机会变成价值。
创业一定是行动迅速,因为如果速度不快,机会就没有了。但是创业一定是一个假设验证的过程,没有人做出来计划就能够按部就班的执行,然后创业就成功了。
有人说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比社会要高,教授创业的失败率比大学生还高。为什么教授的失败率更高,他高估自己的技术,低估市场的风险。所以,学生创业不仅要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更要和市场结合起来,这一点特别重要。
五、创业是大学生的一个选择
国家在大力推动创新创业问题,今年5月13日,***办公厅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它写得非常具体,具体到说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由教务处来牵头”。有了这么具体的政策,学校就会变化。天津市教委做了一个规定,两年之内,天津所有高校分别必须至少建一家众创空间,给一百到五百万的经费支持;浙江省做了一个规定,到2017年之前,浙江省所有高校必须成立创业学院。目前南开大学还没有创业学院,隔壁的天津大学和中创集团合作搞了一个。面对高校外面和内部都在变化,我觉得创业是当今大学生可以选择的一种职业发展路径。
创新一定是问题导向的,它取决于你是不是真正研究问题,是不是解决我们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你**价值,并可以满足你的私利(比如说企业赚钱),但是你满足私利的前提是为人类生活增加美好,这可能是一个口号,但创业没有这样的抱负的话你也干不出什么东西来。
当然,当前举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里面难免有一定“运动”的成分,不过,我相信再做两三年,中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希望对每个同学来讲成为我们发展的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天花板”,不是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