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没有大公司的安全感、各种福利待遇,怎么激发大家热情把活干好?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等?
以下内容来自于知乎,原作者为Boyan,内容如下:
提供个人思路,先驳:
1.人情和制度是不稳固的。
人情是要分情况的,什么样的人情?大学同学?平时一起吃喝玩乐人情?一起工作过的人情?还是因为有共同价值观而在一起形成的好基友关系?但即便如此,是否真是偏执的就喜欢玩创业的呢?
当要一起去做一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回报的事情(当然,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认为有回报),但现实可能是不知道有没有回报。那遇到问题迟迟解决不了或者短期看不到回报,那好基友也可能散了干别的去。
基友创业团队分手的事例少吗,各位?我亲身经历过1例,身边看过2例。为什么好基友创业一样要股权转期权呢?
制度,大概5年前的玩意儿和该死的经理人理论席卷了一把,敢情制度是救命的东西。有个段子,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带着一帮兄弟去做一件伟大的事情,然后做的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然后为了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把一些可以清楚规避和解决的问题,跟着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成了“规矩”。后人发现如获至宝,早早定好“规矩”,但怎么也无法达到**的成就。
制度1会过时,2不能乱套,3早期压根没啥用,4后期的问题已经不是单一的制度问题。
瞎玩制度死的公司,去看看民营企业家们去了MBA课堂之后回来玩死多少**公司。
2.**力、执行力、提升力跟这个问题基本没有任何关系的。
**简单说:愿景,战略规划,精神**,指引团队往前走。
执行简单说:理解规划,理清工作流程,设定里程碑,努力完成工作,以达到愿景及战略的实现。
提升简单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自然提升,或者有经验传递给没经验的提升。再简单说,老人带新手,打怪升级,自行修炼。
这3点跟激励团队有什么关系?因**的召唤而**,在执行中*花逐渐熄灭,提升如何看机会看人看修为。
这3点是任何一个创业团队的标配而已。你会因为一个创业团队有**,在做事,根据自身努力程度能学到不知道多少的东西而变得异常high,很受激励和鼓舞?这3个词,我承认在管理上是非常热的词,但放在创业这种要在不确定环境下处理各种细节的情况下,太虚了。
同时,真正**的团队,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力,执行力和提升力,为什么?
他们愿意去创业,而不是安稳的过日子,是已经有追求,能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人。创业是一个小团队,死活都在自己手上,能为自己负责,为团队其他人负责,他们不具备**力么?如果不是创始人,他们日后也肯定是核心班子成员,不具备所谓的**力吗?
真正适合创业的家伙,本身就不用扬鞭马自蹄,他们会缺执行力?
真正适合创业的家伙,都是自我成长的能手,他们主动成长的意识**,会缺提升力?
真正要想的是,为什么一群这样的人能够一起工作,并完成创业这件要面对大量不确定性的事情,甚至是去创造伟大的事业!而不是堆一些时髦的管理词汇和大道理。
3.画饼和忽悠的企业文化别套在创业公司上。
和制度一样被滥用的管理理念。创业公司讲企业文化,但不是忽悠和画饼。
简单说,企业文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像一个人的习性,养成之后很难改掉。
人的习性怎么来,简单说,首先被动接受,受先天环境影响,得到基础价值观;接着通过经历反思和主动学习,自塑价值观,然后在行为的反馈中慢慢就形成了,不经过重大人生波动(如:劫后余生),不会轻易更改。
创业公司的文化和品牌*初来自于创始人本身(先天)。创始人的基础价值观及创始人为什么创业决定创业公司为什么存在(为**,为投机,为解决问题,还是为改变世界),然后这种价值观在寻找团队的过程中就会发挥作用,想一起**的会走到一起,一起投机的走到一起,一起有工程师黑客精神的走到一起,一起想改变世界的走到一起,*后成了不同的团队氛围,*后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
不同团队文化的激励点是不一样的。而创业团队其实能一起工作一段不短的时间已经有文化了。没**了要么是*早就走错了路(想投机的人去做改变世界的事情,想磨产品的人被忽悠去投机),要么就是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短期沮丧。前者短期无法解决,后者靠解决问题解决团队士气。
再说观点:
1.激励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需要激励的原因是问题得不到解决。士气低落是有原因的,请去解决那个原因,而不是总想着用什么手段或者“术”激励低落的士气,踏踏实实的去解决问题,一旦解决问题,士气自然回来。
下面再提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创业本质上就像在做一个前人做过类似或者没做过类似的实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喜欢或者适合做这种实验。(当然,很多事情只有试过之后才知道合适不合适)
有些人对创业有点兴趣,然后有些技能就去试试做了,或者被忽悠被洗脑着就去了。
但做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困难,要处理很多未知的事情。..很多人在这种情况面前就不会像当初那么有兴致了,原来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嘛,而且本来就没有什么由内而生的“初心”,时间战线一拉长,没热情了。..。那才需要,socalled“激励”。其实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本质上我觉得不是激励的问题,而是做了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不需要通过解决“激励”而解决,请早死早超生。
有些人是真的适合创业,喜欢创业,为创业做了很多准备然后去玩了这个实验。但是因为对玩的方法不熟悉,导致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有所降低。
这个问题好解决,请阅读《TheLeanStartup》即《精益创业》。当了解了实验的玩法,心理的不安全感减少,已不需要激励,专心解决眼下问题即可。
3.创业是跟行业有关的实验。
若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玩的行业,那再激励还是不会喜欢的,除非是为了*玩,那*就是激励。
若玩了一个过时的事儿,比如现在想做个别人已经做的很好的家伙,如谷歌,那做长了做不下去,没**是正常的,请换一个新鲜的有**的,别耽误团队。
若搞不清楚市场,那停下来,了解清楚,清楚了,干劲就来了。leader弄清楚了就不迷惑,才能清楚告诉团队,团队才不迷惑,才知道未来的增长点在哪。知道有增长,那就好办。
若搞清楚的时间太长,成本很大,资金不够,内心苦恼,团队不解,士气低下,同上,不要耽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