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LBS概念顺利的融入到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变成其一部分。2013年也许不只是2012年的延续。它也许会产生以下三个强大的力量:1、开放平台的崛起。2、LBS进入LocalMarkets。3、移动平台多样化。这些力量将会继续**LBS继续深入方方面面。
一、开放平台主导的生态圈
开放平台主导的生态圈,其实就是*头主导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这代表着就已知模式的创业窗口,已经开始缩小。如果创业者在2012年没有跨过行业马太效应的生死线。那么在2013年,要开始准备更遥远的旅程。
经过2011年的集中**和2012年的技术建设。国内几乎所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开放平台策略和API接口。在大数据背景下的LBS产品,已经融入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中,它的技术特性决定着,开放平台是LBS产品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按照“中心化”和“分布式”来分类开放,似乎不太过粗略。如果简单的以核心产品形态来分类,又的确不科学。我们姑且如此吧,相信这样快速发展的产业,过几年就会有更标准的规划。现在的开放平台,有以下这些:
1.SNS开放平台:以人人、腾讯为代表
2.微博开放平台:以新浪、腾讯为代表
3.社区开放平台:以天涯、豆瓣为代表
4.移动开放平台:以天翼、移动为代表
5.游戏开放平台:以盛大、腾讯为代表
6.电商开放平台:以阿里、京东为代表
7.搜索开放平台:以**、谷歌为代表
8.还有一些可能将来会出现的平台,比如基于新兴硬件的开放平台,智能电视开放平台、手机厂商主导的开放平台、谷歌眼镜开放平台等等。
9.还有一大对新瓶装旧酒的开放平台,比如好多云计算开放平台、数据分享开放平台等等
这些开放平台都带给创业者新的机会,比如:
1.更多样的流量来源
PC向MOBILE的转移是历史潮流不可停止。做为传统PC*头的开放平台,本身也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顺应移动话的潮流把用户从PC转移到手机上,而让用户继续留在自己的生态圈里。因此,开放平台也扮演着APP投放渠道的角色。而且,还将更加的集中和强大。开放平台本身也通过掌握大量投放渠道来诱捕***。
2.更丰富而完整的用户属性
不同平台带来的用户属性是**不同的,这也将会极大的影响到***自己的产品形态。比如新浪微博的用户很容易被导入,但是也容易离开。豆瓣导入的用户量很少却是*有UGC冲动的人群。同时,基于开放平台提供的大数据构建"完整的人"。通过调用多个开放平台的数据,我们有可能通过拼凑一个人的零散信息,而获得一个完整的消费者形象描述。而电话号码,有可能是打开这数据宝库的**把钥匙。
3.众包模式将会成为驱动产品演进的主要模式
大量的用户需求推动产品的发展,大量的用户数据纠正平台自身的数据并不断更新。接入开放平台的产品,要成为众包的一部分,也要学会从众包中获益。要共同繁荣生态圈,不与平台争利,通过垂直和细分来弥补平台缝隙。这也是与开放平台打交道的精髓所在。
变数:在移动互联网上姗姗来迟的**,在移动端上毫无作为、APP产品粗劣、数次尝试各种产品均失败。但是它也将会成为这个格局*大的变数。也许收购新的公司,可以成为它扭转劣势的机会。
二、LBS进入LocalMarkets,地方割据才有优势。
在目前的商业格局和商业模式,如果你不幸错过了2012年,没有及时的生根发芽。那么2013年,想在传统的模式下有所突破,实在是难上加难。但是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么?不尽然。可以到二线城市试一试。当然这一点是经济发展和技术传播的规律。我很高兴看到这一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