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风起,全社会都在谈“人人都是自媒体”,越来越多的人在身体力行地把这话付之实践。又一夜秋风到,大批所谓的自媒体账号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还有一大批“自媒体人”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
自媒体究竟是什么?拥有怎样的逻辑才能玩转这个让人爱恨两难的小恶魔?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拜访了两位在这个领域玩儿的风生水起的“自媒体人”:“餐饮**内参”管理者秦朝和“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前者称“可以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而后者对**额度既保持神秘又自信满满:“估值超过一亿元人民币”。
餐饮**内参:专注餐饮行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分享,立志打造餐饮产业链的社交与服务平台,粉丝人数接近12万。2013年8月正式上线。2014年,成功获得深圳微玺投资的天使风投,金额为200万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上半年完成A轮募资,目标是300万到500万美金。
王凯:自媒体不能只把自己当媒体
讲故事这件事情是一个和用户连接黏度*大的事情。
孩子每天晚上指着你睡觉,孩子每天晚上听着你的声音睡觉,这种陪伴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孩子每天听故事都不止听一个,我们的用户在我这儿停留的时间至少半个小时,听四五个故事都是很常见的。只要是喜欢,一个好故事他愿意反复听,孩子对这个世界*初的驾驭感,就是在这儿形成的。而他听惯了一个人讲故事,他不会再去听别人的,这就是一个品牌的树立。通过你的艺术塑造,通过你对故事的选择,你把一粒粒金色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里,你可以滋养他的一生。
我们的眼光肯定是更长远,而不是说我现在挣点*就完了,做一个小而美的东西就完了。其实你也很少看到一个自媒体有这么大团队,现在可能有二十个人,过完年就是三十个人。讲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入口,*终我们要进入到亲子产业。
现在因为所谓人人皆媒体,自媒体多了之后,媒体平台是越来越不值*了,就是自媒体人在挖自媒体人的坑。当媒体多了之后,全国有八****公众账号,平均每一百六十个人就有一个**公众账号的时候,那是不是说明广告平台多了?广告份额就这么多,是不是就会被稀释,对吧?原来还能写软文挣*,现在软文都不值*了。
所以,自媒体就算做得好,你凭广告也没戏。可以这么说,凭广告,你要是一个有品质的自媒体,凭广告顶多能打平。无良自媒体不叫自媒体,弄好多大号,抄来抄去,那不叫自媒体。
当你做到这个份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没出路,自媒体,如果你只是个媒体的话就没出路。除非是两个方式:一个是聚合,比如说像界面做的自媒体联盟,青龙老贼他们做的WeMedia联盟,把这些有能力、有好内容的人聚合起来,才大概能够产生一种聚合的效应。另一个就是像我们这样的,直接下沉到你可以触摸的相关产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活下来,或者说以后可能活得更好。只要你把自己还当做一个媒体,你就永远只是在入口徘徊,只能这么说。
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讲,挣*的方式太多了,挣*的可能性也太多了,但是你不能什么*都挣,对吧。你用各种方式陪着我们的用户玩,玩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我挣这个*是*舒服的,用户也是*舒服的。现在不着急,我们就先玩着,先发展着,不着急。
比如说《凯叔西游记》,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收费产品,现在已经卖了一万多盒了,二百四十九一盒,那个应该是在有声故事里边卖得*贵的,这刚是第一部,还有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西游记》讲完了我还能讲别的。像这种产品我们一年应该保证出两部,就是我们自有版权的东西,一年至少保证出两部。
还有我们和出版社的合作,因为现在我们每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书本在全国的销量都会翻番,你想想,一天四十万的听众,这是准确的播放量。由于有了对图书销售助推的能力,很多出版社这个书还没出的时候就问能不能讲我们的故事,在我们的书上印上你的二维码,一扫这个二维码孩子们就可以听到凯叔讲这个故事。这样的话,由凯叔给他讲故事,这本书是不是就应该升值了一些,是不是就可以不打折打得这么狠?
电商方面,可以为我们的用户推荐*好的产品。还有线下O2O的方式也在做尝试,凯叔书屋在望京开了一家店,这是我们用户自己开的。可能下一家凯叔书屋就完全换了一种形式,就是嵌入式的,和商家合作,我为商家提供服务。有一个大品牌的、连锁的果汁店找到我们,说想辟出二十平米的地方专门是凯叔书屋,这样它们周围的孩子也愿意进来看书,留的时间长,在这儿听故事,时间一长在它这儿的消费时间就长,对它的品牌就有亲和力,今后这样的尝试可能也会越来越多。
总之,我们是希望打造一个亲子平台,是一个在强故事品牌基础上的亲子平台,一个在移动互联网上诞生的迪斯尼,这是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