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率领的小米手机**了一个个**,其中争议*大的就是期货模式、预约闪购,饥饿营销方式给人一种小米手机太好了买不到的错觉。但是现在,这种模式失灵了,再不改变就会失败了。因为华为、中兴都采取了预约的期货模式,中兴的努比亚Z5S在京东预约发售超过8万台,仅仅用时1分半钟。
前几日,华为宣布旗下的荣耀品牌*立,并推出新款的3C手机,在网上预约也**了预约500万部,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升高。由此可见小米**的期货模式、饥饿营销模式已经**是*门兵器,华为、中兴还有其它厂商也一样的可以玩的很好。那么小米为什么还要搞饥饿营销呢?
以前,小米手机刚创业的时候,说实话真的很烂,质量UI都很烂。雷军从用户角度入手,打造了一个价格不贵,牌子还行的所谓为发烧而生的*丝机。之所以饥饿营销,其实也是迫不得已,那个时候小米没*,解决不好上游厂商的供货问题,只能是先下一部分订单,几个月后交货,但是提前几个月发布新款手机,从中*取一个零部件降价的差价。
另外一点就是人为地制造稀缺感,初期小米瞬间被*购一空,这其中究竟有没有注入水分只有雷军自己知道。而所谓的米粉去大街上高呼小米万岁,群情激动,在很多圈内人看来更是戏味十足。不过,饥饿营销确实抓住了人们的心理,本来小米手机并不是什么神器,只是因为买不到而让更多的人想买,就连优先购买小米手机的F码都成了稀缺品了。
但是,现在形势变了。华为、中兴、联想、VIVO、OPPO都加入了饥饿营销的战团。小米的死敌魅族更是放言不搞饥饿营销,不限量发售,只要你买就有货。更重要的是,经过三年多的苦心经营,小米已经成功的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已经**需要搞得这么神经兮兮的*购了。
并且小米经过融资后已经有了足够的现金去跟芯片巨头、代工巨头富士康谈判,能拿到不错的订单,供应链也完全不是问题了。对于小米来说,现在*大的目标应该是放量*占趋于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毕竟与华为和联想4000万部智能手机的年销量相比,小米手机2013年2000万部的销量还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地位。
小米手机的期货模式这些年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由于F码*手,一些商家和个人专注预订造成了小米手机开放时订购的人很多,但是确实有不少F码都被加价倒手。在淘宝网上也随处可见加价贩卖的小米手机,这也造成了用户反感。消费者无法在网上*到“瞬间就卖光的”小米手机,但是却能在其它地方看到大量的小米手机现货,那么请问究竟是小米作假忽悠消费者呢?还是小米把手机倒给了渠道商,并且默认渠道商从中渔利呢?
2013年已经收官,小米手机战绩依旧不俗,据说能突破2000万大关。不管怎样,经过三年的发展,小米手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正趋于饱和。如果还死守着期货模式不放,不转攻海外市场,小米手机未来的日子并不好过。雷军还要协调好小米手机的各个渠道商,还要安抚好陷入不断升级的小米粉丝,没有这些人,小米手机不会秒光,更不会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