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双降张近东断腕救苏宁

2013-11-04来源 : 互联网

10月31日苏宁三季报公布,营收和利润双降,这样的事情还是苏宁上市以来*次发生。张近东面度跌停的苏宁云商股票,断腕自救,黯然落泪,感叹互联网对线下业务冲击的同时,也展开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憧憬。传统零售正面临互联网猛烈的冲击,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思考的逻辑是:既然这是*坏的时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0月31日,苏宁云商发布Q3财报,季内营收约为24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净亏损约为1.0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约为117.78%。要知道,营收、净利双降,这样糟糕的业绩,自苏宁上市以来还从未发生过。

根据苏宁三季度财报,2013年前9个月,苏宁云商实现营收约8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5%,净利润6.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3.68%。苏宁云商整体业绩下降,但电商业绩却处于快步增长的阶段。今年前9个月,苏宁云商电子商务业务商品销售161.72亿元,同比增长69.23%。

线下业绩下降不是苏宁的问题,而是互联网冲击下全行业的普遍问题。对于张近东而言,线上业务才是其关注点,这才是苏宁与全行业的未来。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将全部注意力押注电商,实体店即使不是**放弃,其角色也不过电商的配角,这是张近东不得不做的抉择。

布局互联网,张近东动作频频,包括推行线上线下同价,发力互联网金融 ,收购PPTV等。另有消息称,苏宁云商将收购满座网,估价500万美元,月底签约。与此同时,苏宁云商还在和大众点评网洽谈收购事宜。

据苏宁三季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苏宁新开连锁店54家,其中常规店48家,乐购仕生活广场店4家,红孩子专业店2家,调整/关闭店面150家,净减少96家。今年第三季度内,新开连锁店26家,但是调整或关闭店面达30家。

苏宁对于实体店的策略有三:一是优化店面结构,关闭低效、无效店面,升级改造一级城市店面;二是审慎推进新开店,着重完善二、三季市场店面布局;三是**推进旗舰店开发,加快乐购仕生活广场开设。

今年6月7日,苏宁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宣布全国所有苏宁门店、乐购仕门店销售的所有商品将与苏宁易购实现同品同价。苏宁为这一决定付出了*大的成本。季报显示,苏宁云商的综合毛利率下降至15.21%,较2012年同期下降3.48个百分点。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调价前,一台60英寸的彩电,实体门店价格要比苏宁易购贵三四百元。

对于线下店面在苏宁体系中的位置,9月23日,张近东出席弘毅十周年投资者大会时用“一体两翼”做概括。“一体”就是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两翼”就是打造O2O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和线上线下的开放平台。

与线下业绩的萎靡相比,线上业绩增长迅猛。季报显示,苏宁前9个月实现销售收入161.72亿元,同比增长69.23%。旗下“红孩子”母婴、化妆品等销售收入(2013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期间)及“红孩子”开放平台业务、商旅 、充值、彩票、团购等虚拟产品代售业务规模合计约为28亿元。

但是即使张近东有壮士断腕的行动,但现实却依然残酷。尽管苏宁云商今年前9个月线上业绩增长69.23%,但第三季度季内线上收入(含税)为55.6亿元,同比仅增长30%,环比甚至下降9.1%。与竞争对手相比,天猫 、京东等对外宣布的增长额均约为100%。

张近东推出“线上线下同价”,损失整个公司毛利率(公司营收与利润双降与此直接相关),代价如此之大,其直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低价吸引用户,以苏宁强大的线下资源**线上对手,为苏宁云商开道。但是有一些悲剧的现实是,这一目的没有实现:对手增长未见下降,苏宁线上业务增长不及线下。

“一体两翼”则体现了张近东的逻辑: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苏宁要两手抓。原因很简单,线下代表的现在,线上代表未来。张近东的规划很美好,不论线上与线下角力的当下,还是线上完胜的未来,苏宁都是零售**。

在弘毅十周年投资者大会上,张近东这样描述:要把我们线上线下的资源融为一体,然后按照平台经济的理念,*大限度向市场开放、与社会共享,从而实现流通领域新一轮的资源重组与价值再造。

标签: 张近东 财富 苏宁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