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疑似教师微博炫家长送大闸蟹称更喜欢人民币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再次掀起了大家对教师节该不该送礼这个话题的讨论。
每到教师节,送礼这个话题都要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其实是个很纠结的问题,一方面老师内心里真的不太想收受家长的礼物,并没有主动索礼之嫌;一方面家长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与感谢,表示一下心意,也并没有贿赂之心。一种情理之中的事情,如何把握好感情与规定之间的尺度,需要老师和家长斟酌。
出国留学网表示:其实早在2010年9月6日,***网站就刊登了十所知名中小学联合向全国教师发出的倡议书,倡导全国教师反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倡议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岗敬业的模范、做教书育人的模范、做**学习的模范、做廉洁从教的模范。在*后一部分中,提出了自觉**有偿家教,自觉**请客送礼等庸俗风气,不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等内容。
***门也曾多次要求,教师不得借节日之际,向家长、学生收取礼物、礼金等,但这种风气依然有滋长之势,有**分析,*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进个好班级,有位好老师。当务之急就是重塑师德、重塑社会正常风气。
教师节送不送礼?学生和家长很纠结。纠结人情世故做的不到位,会不会让孩子吃亏。收不收礼?其实教师也很尴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应发扬,但更要注意表达方式。消除认识误区,重建信任理解,或许才是教师节*好的礼物。
实际上,教师节是家长、孩子和老师相互交流沟通的日子,是体现国人尊师重教的好机会。家长给老师送礼,不是送金银财宝,现金钞票,而是一份小小的心意,一句问候,一张卡片,一束鲜花,甚至只是一句感人肺腑的感谢二字,相信任何一个称职的老师,更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
如何感谢老师?通过自制贺卡,亲口对老师说声您辛苦了,或者全班用班费买束鲜花派代表送给老师,都是不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