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腾讯高管对微信和QQ的解读

2015-08-12来源 : 互联网

本篇文章转载自腾讯内部**,名为《**向左,手Q向右》。据相关媒体称,该文章作者是腾讯移动电商产品总监蒋宁。但具体是不是,不得而知。

在该文章里,作者以自己的角度对**和QQ以及手机QQ进行了深度的解读,从三个产品的核心价值和演进步骤等角度出发,为大家说明了为什么它们谁都替代不了谁,以及如果QQ和手机QQ不创新的话,会如何。其中称赞新版本的手机QQ已经走在正确和光明的路上了。

解读:

1、城里你**,山中我为王,**和QQ,谁也替代不了谁。

2、**的出现让腾讯明白,QQ并非**,如不创新,以逸待劳,离死亡不远矣。

3、腾讯内部人员已被**搞得人心惶惶,并且多数人对**和QQ的界线已模糊,甚至认为**将取代QQ,因此发此文鼓励人心。

4、文章大部分都在辩解**和QQ的区别,以及谁都替代不了谁,更说明QQ的人已经被**搞得苦不堪言,也借此提醒相关人员,该对QQ和手机QQ进行创新和改变,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内部文章全文如下:

引言部分:

前日,移动互联网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手机QQ在线过亿;二是**用户过3亿;前者,在移动互联网**波红利阶段中,汗马功高;后者,弄潮新贵,势如破竹;我一直相信,伟大产品的诞生,除伴随英雄之功,从历史唯物角度看,是市场之必然;如同秦失其鹿,问鼎中原者,非刘则项。

为胜利者歌功颂德也罢,也落寞者唏嘘感叹也好,都不如冷静思考,借鉴学习。

现实的结果背后,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

1、**的快速崛起,说明了什么?

①其产品形态生逢其时;

②手机QQ虽早早用户数亿,原来并非意味着其在移动通讯霸业确立,手机QQ曾功成名就,退居守势,但并非固若金汤;互联网产业变迁,暗潮涌动,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创新者撕开一个口子,借势而起,改写版图;

2、**会颠覆QQ吗?

已在颠,不会覆;

3、**会取代QQ吗?

不会;

4、**会取代手机QQ吗?

不会,我觉得手机QQ只是打了一下盹,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有一些本来应该快速转身自我变革的事情,没及时做好,而**替它做了,并做的很出色。在手机QQ快速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之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与**并驾齐驱;而且非常高兴的看到,新版本的手机QQ已经走在正确和光明的路上了。

5、手机QQ未来的核心定位是什么?

我想考虑这个问题,得先跳出手机QQ业务本身的局限,跳出组织局限,从公司整体大局,行业历史发展的角度,先思考QQ服务的核心价值及外延;因为,手机QQ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端覆盖问题,而其使命是在移动场景下,该以何种形态让用户更好的使用QQ服务。

6、QQ服务的核心价值和演进步骤是什么?

通讯,社交,平台化;

7、**的核心价值和演进步骤是什么?

几乎完美的快速完成了:通讯,社交,平台化;且每个阶段都超越了QQ本身;

8、手机QQ应该的核心价值和演进步骤是什么?

在移动场景下,解决好,通讯,社交,平台化等几个基本问题;提炼用户在移动场景下使用QQ服务的核心视图和关键路径;采用*契合移动场景的交互体验,抛弃对PCQQ的复制和模仿;

9、手机QQ和**未来应该会如何差异化发展?

这个问题可改成:QQ和**未来应该如何差异化发展?因为手机QQ是QQ品牌和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手机QQ的使命核心在移动场景;**和QQ都不只会是局限在某个终端上,未来都可以拓展各种用户场景中;二者核心差别不在通讯能力或者社交能力等一些产品范畴,未来*本质的差别应该于品牌等文化范畴。

QQ在通讯,社交,及平台商业化领域都覆盖相对年轻的市场,这个是历史形成的,过去十年未改变,未来也很难;而**作为全新的品牌,已经获得了高端用户,应该深度经营成熟用户形象;QQ变成不了**,而**也不要变成QQ,单一品牌无法通吃整个市场,只有协同布局。

以下观点的分析,在本文*后:

1.大一统的QQ,会超越原来的QQ;

2.**,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演绎品牌内涵的同时寻找和坚守边界

3.**,接盘和超越MSN;和QQ组成双子星品牌垄断全量用户群;

4.**,打造国际化品牌;QQ,民族品牌,本地化和华人市场;

目录结构:

**部分:QQ服务的核心价值和外延是什么?通讯,社交,平台;

第二部分:**是在通讯,社交,平台层面都演绎出色,特别是在*核心的通讯价值层面创造性的解决的QQ历史问题,更是超越了手机QQ;

第三部分:根据QQ和**的核心价值和演绎路径,手机QQ应该怎么快速转身?

第四部分:在解决好基本问题后,手机QQ会和QQ协同获得更好的发展;能力和平台化基本对齐**;那么未来和**的核心差异在哪个层面?我觉得是品牌层面的主动谋划,**向左,QQ向右。

正文部分:

**部分:

QQ服务的核心价值和外延是什么?通讯,社交,平台。

研究一个产品需要放到市场环境和历史背景中,个人觉得QQ服务的核心价值和演绎路径是:通讯,社交,平台。

一.通讯:

包含“联系效率/可达预期”,“通讯能力”,“通讯成本”几个问题。通讯是一种近乎水电的普遍性需求;所以容易孕育杀手级产品;

1)“联系效率”问题

是指通过这种通讯手段,用户之间通讯和联系的“可达预期”。从“联系效率”而言,QQ不是一个相对高效的通讯工具;

A.QQ不如电话,比如知道对方号码,一下就拨过去,就能马上有“可达预期”的反馈。可预期对方基本会接听,除非关机;

B.同样,QQ也不如SMS,我们大多情况下,是预期对方手机是开着的,给对方发的短信基本必达,对方在一个相对预期的时间必看;

C.甚至,QQ也不如EMAIL,我们预期EMAIL接收者会至少1天或2天集中处理一次邮件;

D.而QQ建立联系的预期前提是“在线状态”;对方的头像是亮的,上线了,传递可接收消息的预期;就如同说,你进入一个酒吧,看到有好友在那边坐着,你才会过去给他打招呼;但如果好友的QQ头像是黑的,你无法预期他何时上线,也无法预期给他发了消息多久会被看到;

当然,从QQ发展历史看,PCQQ有在线状态是必然的,因为“在线”才证明对方是坐在电脑前,且QQ软件是登录态,才有接收消息的能力;这是历史使然,无可厚非。

2)“通讯能力”:

是一种手段,是通讯内容的信息载体和方式;包括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甚至文件传输;用户通过“通讯能力”传输某种信息,达成某种“通讯目的”,比如“泡妞”,“倾诉”,“工作交流”,“寒暄叙旧”,“闲扯消磨时间”等等。

3)“通讯成本”: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简单来看就是资费和时间成本;

从以上层面综合来看,QQ的“联系效率”是相对一般的,你无法预期要联系的朋友啥时候上线;但QQ的“通讯能力”是非常的丰富多彩,且是全新的体验,并且比电话,SMS有很低的通讯成本。

可以认为,相比电话,短信,EMAIL等其他通讯工具,QQ在“联系效率”,“通讯能力”,“通讯成本”之间获得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很好的契合了国人的聊天文化;在过去十年的**波互联网发展浪潮中,成为杀手级产品之一。


标签: 创业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