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为什么不敢去创业?现在大学生面临很多问题就是就业难,他有积极性,但又总是有恐惧感,现在创业也难,因为没有商业运作的经验,**不知道怎样去创业,怎样去让自己致富,接下来就是笔者为您介绍90后创业成功的故事。
90后创业成功故事:小天才变成小CEO
在浩淼的银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薛来。16岁时,他和林晨阳、李贤基以“启发多触式界面数据传输”技术赢得了英特尔**科学和工程大奖赛。那一年,还是高中生的三位小伙伴并没有萌生创业的想法,他们将1000美元奖金留作申请**的科研基金,而其余2000美元全数捐献给了遭受地震侵袭的成都。次年,“2009年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舞台上,他与*学森、高琨一起站在领奖台上。对于喜欢埋头做科研的他来说,*好的选择是去大平台专心科研。高考那年,他搁置了去美国求学的机会,初衷是为了省下每年三四万元的学费,给家里减少负担。于是,他决定留一年gap year,就给英特尔公司投了简历,顺利地进入了上海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他是全公司**一个没有大学本科文凭的正式员工。一年以后,身在新加坡的林晨阳也服完了兵役,林晨阳对薛来说:“我们一起开家公司吧。”
90后创业成功故事:屡败屡战的创业坚持者
“余佳文不能代表我们整个90后创业团体,我们不能浮躁。”李佳对记者说,她那中性的嗓音非常有辨识度。李佳,一个非主流的90后女生,她的身上有叛逆的因子,她喜欢逛酒吧。她的微博上还写着“Relax Soul生活网CEO”这个头衔,酒吧客和Relax Soul生活网是李佳的初创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以夜生活为切入点,不过现在都已经搁置了。“如果你只付出了80%的力气,不能说自己尽力了,尽力应该是付出120%的努力。”讲起初创的艰难时李佳说,“朋友让我去投资者大会,我在门口徘徊了很久,都不敢走进门。”大二那年,李佳借着实习的机会来到《创业家》,她的动机十分明确:认识人脉找资源。2012年初,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做市场调研,原先想做同城活动的念头被打消了,因为她发现,如果音乐、展览、线下交友一把抓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适合初创项目。有天晚上,她在酒吧里参加一个open麦克的活动,场子非常热闹,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做一个面向“酒吧客”的产品呢?“组织了两次open麦克的活动后,我发现中国人不像外国人,场子很慢热,虽然每场都**,但是没办法规模化。”李佳尽力总结着产品失败的原因,“一般酒吧客都是‘刷脸卡’,跟**混个脸熟就可以打折,线上的折扣自然留不住客户。”
以上就是笔者为您介绍的后创业成功故事,别因为你是大学生就不敢创业,放开手去创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