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后生无畏”

2015-06-01来源 : 互联网

“80后”已然进入而立之年,时代的聚光灯开始射向“90后”。当这些用着*星文,化着烟熏妆,高调叫嚣“众地莫站,闲事莫理”的一代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时,人们同样用怀疑的眼光旁观着“90后”,给他们贴上幼稚、自私、没有担当的标签。但批评也好,怀疑也罢,时代的前进不会随人们的眼光摇摆。必须看到,“90后”已经开始走入社会。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未来是他们的,我们将来都要“在别人的记忆里寄人篱下”。

“不愿被束缚享受自己当**”

“我已经很诚恳地一让再让了,不是10块*的问题,是原则性的问题。”星期一中午十二点40分,“秀江路七号”,邓浩南已经和他店里一位女顾客讨价还价了近半小时,换做刚开店时,他会因为懒得啰唆而不做这单生意,但现在,他要为明年开分店而精打细算。

一九九一年出生的邓浩南,去年刚从昆明市**职业中专毕业。毕业后,他像大多数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不知道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曾在家乐福实习三个月,每天按部就班地做些清点货物的工作,干活不累生活却如死水一般没有**。直到有**,他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当着老员工的面正式宣布:“我只是在这里实习三个月,不会*你们的饭碗,实习结束我就走人。”他只是单纯地觉得,在单位里上班,就要融入大集体,要看人脸色,而作为“90后”的他暂时无法接受太多的约束。

从家乐福出来后,他萌发了自己开店当**的念头。“其实促使我下决心开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想*更多的*。”他看重更高更好的生活品质,贪玩,但要玩得尽兴,就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要没有心理负担,就得花自己挣的*。

对于开店的想法,邓浩南说家里人“不得不支持”。中专毕业,他在单位里的竞争力有限,要想找一份和开店同等收入的工作几乎不可能。拿着家里人支持的10万元本金,对未来规划只有模糊概念的邓浩南纠结了,根本不知道要卖什么,在哪儿卖,“*后才决定听我姐姐的话,卖女士服装和鞋包。”开店一年多,经历了鞋子、皮包满天飞的混乱和无人问津时的焦虑,他的“秀江路七号”开始慢慢走上轨道。顾客不多的时候,他就在店里看看会计书,计划着考会计证,虽然人生规划的主方向是开店,但万一有**小店生意不行了,他不得不考虑拿这些证书混饭吃。

本月十七日,邓浩南自掏腰包,花二千多元去听了张学友的演唱会,达到了他*初对自己的要求:有足够的*满足自己玩的需要。但现在他又开始不满意这样的生活状态了。“我理想的生活也不需要很牛,不需要豪华的轿车、房子,但我想要更高品质的生活。”他认为,开分店或许就是新生活的一个突破口,他把分店的地址暂时选在了滨江俊园。

“如果人生有一百米的话,我只跑出了二米。”他的目标是五年内挣50万元,在他的身边还有比他更棒的“90后”,他希望自己能跑得再快点。

点评

创业是形势所逼

“90后”渴望自立,他们急于摆脱对家人的依赖,追求高薪,他们希望创业的想法在昆明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军看来,是形势所逼。因为见到的新生事物多,这一代人身上具有前几代人缺乏的勇气和见识,但他们又过早地感受到社会竞争的压力,了解到社会各阶层间的差异,工作压力、收入压力在这一代人身上早早地体现了出来,所以他们频繁更换工作,追逐更丰厚的报酬。“这本就是个自立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什么工作是可以固定一辈子的。”高军肯定“90后”创业自立的想法,但他觉得创业也要遵循发展的规律,对年轻的“90后”来说,**的积累还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期待一下子挖出一桶金”。

“畏*畏尾只能一事无成”

邓浩南绝不是孤例。一九九九年,**批中专毕业的“90后”开始大批进入社会。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招生就业处董老师介绍,近两年,他们学校每年都有800—900名“90后”毕业生进入社会,昆明市**职业中专也以每年六百人的数量向社会大批输出“90后”的学生,云南省旅游学校每一届的毕业生都超过一千人,而三年前就有80%以上学生是“90后”。

同是90版的李冬琼,让昆明市**职业中专的徐老师对“90后”学生的看法彻底颠覆。一九九九年毕业后,李冬琼在昆明自己找了份工作,薪水只有600元。“她专找包吃包住的工作,因为她要自己攒*,准备明年考大学”。李冬琼的计划是,每月*少存500元,一年存够5000元。徐老师*早接触到李冬琼,是因为她要考会计证,因为本专业是计算机的,她到学校报名时告诉徐老师自己一次性报了三科会计专业的考试,但基础会计她拿不准,“我就告诉她没事,让她来我的办公室我帮她补课”。此后,徐老师没事时就会给她打电话,免费补课。一次性考过三科会计考试的李冬琼,现在成了徐老师教育自己班里学生的正面材料。

和李冬琼特殊的坚持不同,去年毕业的四个女生也让徐老师刮目相看。他没有想到,只不过给她们介绍了份女士内衣专卖店销售员的工作,四个“90后”的女生,凭着自己的能力,合租了一套房子,自己买菜、做饭,就这样在城市里立足了,现在这些女生成了这家内衣专卖店分店的店长,稳定了,徐老师放心的同时也为她们“骄傲”着。

每年徐老师都会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们的实习情况,说起*近几年的反馈信息,他记忆中的闪光点突然增多了。一个在学校上课期间反应稍慢的女生,去年到沃尔玛实习收银员岗位,从实习那天起,徐老师的心也跟着一起悬了起来,可没想到,实习结果让徐老师大跌眼镜,她得到了沃尔玛人事部总经理*好的评价。实习结束后,这个女生又去了金格,上了一年班,连续三个季度获得销售冠军,“吓了我一跳,这个跟我和她班主任的心理预期反差很大。”

“他们拒绝依赖,他们的冲闯让我佩服。”在徐老师眼里,敢做、冲闯是这些“90后”学生立足社会的*大资本。“90”之前,人们不管有什么想法都要先在脑子里想一下,但“90后”却敢说敢作敢为,他们明白,“很多东西是要靠拼的,如果整天畏*畏尾不敢承担风险、责任,*终只能一事无成。”

点评

竞争观念更强

“90后”,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常态,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已确立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代,是在物质**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用昆明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龙东林的话来说:“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是享受红利的一代。”他们接受着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各类信息,目睹着市场经济环境下形形色色的市场竞争,他们的冲闯,源自他们对富裕生活的期待,对竞争环境的习以为常。龙东林说,他们是与世界同步的一代人,比起前几代人,他们的竞争观念更强,思想更开放,更容易接受市场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生存能力会更强,但因为他们对物质需求的期望值过高,在物质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挫折感比较强。

“对自己负责就是选自己所爱”

“如果你们一定要把十年划分为一个时代,我只想说,哪一代都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傻瓜辈辈出。不管是被标榜的还是被贬低的,人都只能代表他自己。那些自认为独具慧眼抓着这些典型不放的人,在你们的时代里,基本也都是典型。”顾异,一个“90后”作家在她的新书《生于一九九叉》中如此写道。

人只能代表自己,这是“90后”各自不同的自我意识中唯一共同的一点,也因此,在他们的观念里,所谓的成长、承担,就是对自己负好责,而要对自己负责,*重要的就是选自己所爱,忠于自己的选择,做能让自己获得满足,可以自我表现的事,这样的观点映射到行为上,即成了人们口中的我行我素。

一九九一年生的刘丹,去年从云南省旅游学校毕业,在惠众导游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过朋友介绍,跳到了云南省国家旅行社,今年六月,他代表云南省旅游局到西安宣传起了云南的旅游文化。

刘丹很早就明白:“中专是个小社会,要么朝高走,朝梦想走,要么就堕落。”在学校时,他就开始读云南大学的夜大课程,主攻应用英语,他的理想职业是当一名学校老师。也许在学校,当老师的想法只是在他头脑里隐隐闪过,但一年的社会经历,让他对高处、梦想的定义更加清晰了。刘丹觉得大多数人把旅行社的工作想得太风光,虽然他是一名国际导游,常有带团出国的机会,但讲解、协调、安排工作却时常让他很头疼,回想起学校的温馨、无忧,那些被粉饰的记忆坚定着他当老师的愿望。

虽然现在的工作并不是他梦想的职业,可刘丹也承认,得到客人肯定的刹那,会带给他澎湃的成就感。他曾一次接待过二十五个美国华侨,这批游客**次回国,在昆明只呆了3天,他们中只有少数人会讲简单的中文,因此干什么都要翻译,刘丹成了24小时的专职“保姆”。给华侨们讲起那些几乎被他们淡忘的历史时,看到他们那么入神地听着,刘丹很开心。3天结束后,华侨们走的时候大方地给了他很多小费,一位女士过了安检,又跑过来塞给他100美金,一句“小刘,我们真的很喜欢你,很感谢你”,刹那间的激动他无法言语,“我真的很满足,对于我们接待外国人的导游,小费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他还接待过3国大使,每次讲解完大使都会对他点头微笑,除了“满足”,他找不到更能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词汇。

点评

“自我”并不是坏现象

高军口中的“90后”的“自我”并不是什么坏现象,因为“自我性每个时代的人都有,‘90后’只是更直接地将它表现了出来。”伴随着信息化和市场经济涌入中国的还有国外思潮,人本思想下,*先是自我,而后才是别人,“这一代人只是意识到这样的现实,毫无保留地把它说了出来,做了出来”,想法和做法一致了,也许在前几代不敢说、不敢做的人眼里就成了“自我”,“但社会不能把自己不敢实践的都说成错的。”做了几年学生的招生就业工作,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的董老师对“90后”学生*大的印象是:在职业选择上,他们更注重工作环境、人文环境。如果某个单位给他轻松、愉悦的感觉,年轻人多一些的话学生们可能呆的时间长一些,而且很多“90后”的学生都比较现实,*先就是问这个单位工资多少、以后有没有升职空间等。

“只要过得好就会拉朋友一把”

在一部分“90后”努力实现自我承担的同时,也有一些毕业不久的学生开始自愿承担起额外的责任,换位思考着他人的问题,解决别人的烦恼。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的王阳二○○九年毕业,刚毕业时,家人希望他进自家亲戚开办的公司上班,王阳固执地拒绝了家人的好意,他想靠自己的能力融入社会,“学够东西,积累些人脉,我就要自己创业了。”

他说自己曾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试过在网吧玩电脑,一两个星期不回家,做事也拖拖拉拉,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十六岁时,他**份实习工作是在房管局当信息处理员,因为觉得不好玩,学不到东西,没干多久便辞职换到了公安局。王阳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突然转变了,也许是“看到父母每天都很辛苦地工作,挣的*自己都不舍得花,每天都给我,突然觉得我身上有担子了”。

意识到责任,是王阳学会换位思考的开端,他也开始主动地去担负一些本不需要他承担的事。公安局的工作并不轻松,每天都有各种类型的人去办证、办护照,如果做得让人不满意,还会遭到骂。有的工作人员开始承受不了这种高压力的工作,都想辞职走人,王阳知道了,便会主动地去安抚他们,劝同事们换位思考,调整心态。对这项义务劳动,他很自豪,因为几乎每次都成功说服了别人,一年多下来,他劝服了五六位同事继续坚守岗位。在单位领导觉得他挺有担当,准备让他升职当管理员的时候,王阳却提出了辞职,“我自己就不喜欢有太多的约束,换位思考下,别人肯定也不希望被人成天管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不想加入自己不喜欢的队伍行列。

随后,王阳到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做起了推销员。这份工作比他想象的“委屈”得多,说不好或者说错了,一个细节,一点点问题,他就可能被客户责难。“脸色”,这是他对客户*深刻的感受,每位客户脸上细微的变化都会牵动他的神经,为了做成功每一个单,不被理解时,王阳学会了偷偷到门外调整心情,几个深呼吸,在心里鼓励一下自己,他又能换上笑脸继续讲解业务。

晚上十点,王阳的电摩托还行驶在回家的路上,他说这几天手弄伤了,只能骑慢点,对于已经习惯边骑车边接电话的他来说,这样反倒安全了。这份工作是他靠自己努力做起来的,自己选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下去,王阳相信,只要努力,他会有实现创业理想的**,他期望着,“自己过好了,要拉身边的朋友一把。”

点评

一代人比一代人强

龙东林说,现在谈“90后”学生的社会承担也许还为时过早,但未来10年、20年将是考验他们社会承担的关键时期。民族复兴需要一代思想开放、动手能力强、竞争意识强的人来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90后”具有前几代人无法比拟的优势。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代人比一代人强,历史不可能倒转,“只是每代人都有成长的过程和缺点,但进入社会后,也许5年也许10年,这些缺点在和社会磨合的过程中都会被改进,那时才是这一代人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时候。”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