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学生三方会谈,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探讨。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经济学院的一位**老师讲授“投资与证券”这门课时,教室总是**,因为这个老师除了介绍基本知识、数学模型之外,还对上市公司进行了大量的评论,有的评论甚至非常尖锐。有**,他正在讲课时,忽然发现后排有一位男同学在摄像,于是他很生气地走过去问:“未经我答应,你为什么要录像?”结果那位男同学很不好意思地说,离黑板太远,我用的是一个单筒望远镜!原来讲课在阶梯教室,后面的同学看不清黑板。
现在已经有人用“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来形容目前高等学府学生众多,尤其是经济类学生众多的场景了。假如把经济学和*理学放在一起按照宽口径计算,目前中国大学中19%的学生在学经济,这还不包括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等其他教育模式。全国1000多所大学中已经有500多所开设了经济类专业。
企业对经济类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
在讨论会上,与会企业家一致认为,**化、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对企业的挑战,使得企业对经济类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总裁朱希铎说,目前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化的竞争已经来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企业运作需要的人才得有搞品牌营销、产业链组织、整合各种资源等一系列的能力。
朱希铎坦言,高技术领域的现代化企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是**位的,而目前的大学课程培养的学生还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这种发展需求。比如,信息资源已经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了,但现在连如何*理信息的课程都很少,更别说大量涌现这方面的人才了;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才有需求,这也依靠于经济类人才的出现。
在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眼中,到企业应聘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别不大,但能力却差距显著。她坦言,自己对员工不看重学习成绩而看重个人能力,因为现在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应试人才,与经济社会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她认为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至少有三种:理解力、执行力、学习能力。而很多学生在这三方面还都不够。
山东皇鸣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谈到他企业发生的一件事:投资500万元新招聘了400名大学生,两年后还都没有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原因就在于在校内没有实践。他打比方说,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商品,而企业就是买家,给买家提供半成品怎么行呢?
经济类院校学生理不好自己的财
有同学向企业家求解:“我们是经济类院校的学生,我们懂经济,却把自己的财理得一塌糊涂。我们是*生子女的一代,有自信和能力,却无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清楚的坐标系,无法解决正在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人才呢?”
知识+能力、职业精神+创新精神———这是企业家给出的答案。很多毕业于名校的大学生专业知识非常丰富,但企业运作过程中需要考察的是综合能力,而创新精神就是一种**学习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说,经济专业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化背景下的课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是,要在**化的分析模式中做研究,时刻把握大背景下出现的新变化,要面向未来,积极主动地去适应。
杨瑞龙以自己的一段失败经历为例说明了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国内经济学研究热衷的是热什么说什么写什么,他在去澳大利亚学习期间就按这样的思路写了一篇论文,用热点的语言写就热点问题———“谈双轨价格条件下的中国机制”,结果受到了导师的批评:前4000字无非是谈价格供求关系,只需用100字阐述,后面写参照马歇尔定律即可;后4000字写中国**自*,无非也用100字阐述再加参照凯恩斯原理即可,还有2000字写了对策,却没有写出让**相信这样实施的根据是什么。这件事对杨瑞龙触动很大,以至于他从1989年到1992年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在重新学习和思考。
杨瑞龙说,经济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变化很大。目前,社会、市场带来的变化在加大,需求的变化要求经济类院校和专业不断调整学科建设。但同样的需求和因此带来的变化,对不同学校不同学位反映的方式是不同的。
目前中国的经济类院校分为研究类大学、教育类大学和职业培训大学三类,**类讲究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其核心课程会一直不变,更多的是引导学科变动的方向,会根据社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而教育类大学既要对长期的社会需求做反应,也要对短期的市场需求做反应,因此,目前的经济类院校,课程要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人才供给总体上要满足要求,但不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随时变化。学校教育应是能力教育,学生应有意识地从专业学习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周立群曾经做过一个梦,毕业典礼给学**完毕业证书后,学生又回到了学校,拿着证书告诉他,走到社会上以后这个证书是一个过时的证书。他感慨,假如今天培养的学生接受社会检验时能力和素质都不能适应,学生会回到学校说这是一种过时的教育。他说,但愿这样的局面只出现在自己的梦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