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企业表示不欢迎“零工资”应聘者

2014-06-21来源 : 互联网

   再过一个月,2008届高校毕业生就要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因此,寻找合适的工作已成当务之急。

由于就业形式严峻,近日,有媒体报道,本市有应届毕业生求职者将“零工资”、“免缴三险一金”作为谈判砝码,以此打动企业。但记者调查发现,“零工资”就业并非今年毕业生的新招数,据200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零工资就业”的人就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这标志着毕业生求职心理的新动向和就业市场的紧张。

相关的网络调查显示,有9.44%的网友认为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取,因为就业压力太大。还有18.6%的网友表示愿意以“零工资”为代价获得一份好工作。有社会学家表示,刚性的法律可能会让缺少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失去好机会。近日,记者通过亲身体验和调查发现,大部分应届生为了得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可以接受“低工资”,但是绝不考虑“零工资”就业。不少企业也明确表示,“零工资”应聘者是不受欢迎的人。劳动法**和职业指导**也明确表示,企业招收“零工资”职员是违法行为。

  【记者调查】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均不买“零工资”账

近期,有媒体报道:本市招聘会上又出现了放弃工资报酬、社会保险金等基本权利的“零工资”就业应聘者。而记者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零工资”后发现,早在两三年前,文秘、导购等专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就出现过毕业生求职者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的现象。当时还有**发表了“零工资”就业未尝不可的观点。

一份关于“2006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的报告显示,当时“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来自央视东方时空等机构的联合调查发现,有七成大学生愿意以“零工资”进入相对理想的单位就业。

搜狐网的调查则显示:有9.44%的网友认为就业压力太大,只要能找到好的工作就行,“零工资”就业有可取之处。有21.16%认为,要对“零工资”就业现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排除“零工资”就业的可能性。还有18.6%的网友明确表示,愿意以“零工资”就业的代价换取一份心仪的工作。在《劳动合同法》已经实施的背景下,“零工资”就业的话题再度引人关注。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虹口足球场的定期招聘会现场,就“零工资”的问题随机采访了多名应届毕业生求职者。即将从外地某非**类大学毕业的小吴认为,虽然自己各方面都不具很强的竞争力,可以降低对工资收入的要求,但是绝不能接受“零工资”。即将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的小王一脸苦恼地告诉记者,他不是上海生源,专业也比较冷门,自认为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小王表示,像他这样的外地学生,想留沪工作必须要承担租房子、吃饭、交通等必要的生活成本,与其留在上海“零工资”就业,不如回老家找工作。10多名正在现场应聘的大学应届生均表示,没考虑过“零工资”就业。来自苏州大学的小李告诉记者,她的一位同宿舍同学曾表示愿意“零工资”就业,希望能够从事动漫创作工作,但是在广州找工作连连碰壁,招聘企业甚至认为她太“理想主义”了,还劝她要实际一点。

在上海体育馆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记者以“零工资”就业者的身份向几家招聘单位投递了简历,并明确表达了愿意“零工资”就业的想法。听到记者开出如此低姿态的求职条件,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感到很惊讶,立刻开始数落起记者来。

“你找工作为了什么?考虑过基本的生计问题吗?零工资就业只是你们应聘者单方的‘美好’想法。如果应聘者是个人才,招聘单位会不惜高薪聘请,如果应聘者没有什么实际的工作能力,或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相应要求,就算‘零工资’,用人单位也不会录用。”

记者找到了虹口足球场招聘会组织方,相关工作人员认为,“零工资”就业的想法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对企业招聘方向的把握存在偏差。工作人员称,他们一直与招聘企业打交道,知道企业普遍欢迎这样两类人才:有工作经验的成熟应聘者,或者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应届毕业生。从企业招聘人才的要求来看,应聘者对工资的要求不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是无关紧要的。这位工作人员认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出“零工资”就业,说明他们对于就业市场的真正需求缺乏了解。

  【职业指导**】在工作当中不断调整和修正职业规划

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汪美萍职业指导工作室负责人、国家**职业指导师汪美萍认为: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求职者应该增加自己的能力储备,而不是失去底线地“乞职”。“零工资”求职者可能存在缺乏对职业的能力储备、求职目的不明确等问题。

汪美萍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给求职者提出一些职业建议。*先,她要求求职者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包括性格、学习适应能力等,这有助于求职者能理性判断自己适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在全面了解自我之后,求职者可通过公共服务机构的公益指导、亲朋好友介绍以及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行情,比如什么岗位急需人才,什么岗位人满为患,了解自己希望从事岗位的平均收入水平等等。此外,还要关心劳动部门**的各类就业优惠政策和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等。

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初涉职场的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汪美萍强调,求职者只要对自我和社会需求有较全面的认识,应该能清晰确定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会帮助一个人克服工作上的很多困难,减少患得患失的情绪,增强抗压能力。

“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一下子就能找到待遇、兴趣都很满意的工作。”汪美萍认为,每一个求职者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职业规划,这样有助于求职者*终找到满意的工作。一切规划的前提就是先干起来再说,那些一时没有明确就业方向的人,可以先从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入手,或者从适合自己性格类型的工作入手,这是一切职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而有了一份工作之后,劳动者就应思考自己能否做好这份工作,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能否在这份工作上获得充分展示和长期发展。对大多数求职者来说,*后考虑的才是工作是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除了到招聘会投简历应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道路。

汪美萍表示,目前,本市劳动**部门**了小额创业贷款担保等创业扶持政策,如果能够合理使用**部门提供的优惠政策,劳动者不妨一试。但盲目创业是不可取的,因为不成功的创业经历会给创业者带来强烈的挫败感。汪美萍建议有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好将就业经历当作创业的经验储备,等心智更成熟、对社会需求认识更为完整时再开展创业,或许***将更高一些。

   链接

   感觉自己像个“地下工作者”

明明是2007年本市一所非国家**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前夕,实习单位告诉明明,当年不招收应届毕业生,他可否“过渡”一段时间,等到有招聘名额时,就跟他签订劳动合同。由于热爱这份工作,明明成了“零工资”就业者。

尽管工作辛苦,但为了有朝一日获得一纸劳动合同,他从不敢向单位抱怨。实习单位的老师以个人名义每月给他一些“劳务费”,但根本难以维持生计。有一阵子,实习单位清理大量没有劳动关系的“临时人员”,让明明感到心惊胆战,就怕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明明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一点也不比正式员工逊色,可就是因为没有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自己就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毕业近一年,“零工资”的明明仍在等待一纸合同。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