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基本法”颁布之后,第二份细则开始公开征求意见。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网络支付业务实行分层管理,对于安全等级不高的余额账户单日累计金额不能超过5000元或者是1000元,年累计不超过20万或10万元。这也意味着,普通用户未来通过网络支付账户在网上进行消费时,将受到金额限制。
根据央行的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如果是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进行验证的交易,额度不限。但目前绝大部分的网络购物、消费都是通过手机进行,而手机上基本没有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
如果支付机构采用双重验证,像目前普遍采用的密码和短信验证,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如果没有双重验证,额度只有1000元。而单日5000元额度对于网购一族来说远远不够,比如买数码产品、家电家具等。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个限额只是针对余额支付。“如果消费者把*打进支付宝账户,形成支付宝余额,使用这个支付就会受到额度的影响,如果不是通过余额支付就不会受到影响。”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
那如果超出限额的付款交易怎么办?央行在条款释义中也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选择如“网上银行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等模式通过银行账户办理。
央行意见稿的第十六条规定,支付机构给个人开户,如果是消费类账户,需要三个机构为用户做身份验证。如果是具备理财、转账功能的综合账户,则需要五个机构来验证。
据悉,这里的身份验证指的不是密码等安全手段,而是公安、税务、工商、银行、教育机构、居委会等能证明你身份的机构。目前,像支付宝、**支付等都是只用了上传身份证和绑定银行卡这两种外部渠道来证明你是你。对此,央行认为,这两种外部渠道并不足以证明用户身份,用户需要找到更多外部渠道来证明“你是你”方可开户。也就是说,今后你想给朋友发个**红包,发之前需要集齐文凭学历、纳税证明、户口本、护照等身份证明。
同时,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支付机构为客户办理银行账户向支付账户转账的,转出账户应仅限于支付账户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办理支付账户向银行借记账户转账的,转入账户应仅限于客户预先指定的一个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也就是说,以后你只能在你的支付账户和绑定银行账号之间转账,想要给家人朋友转账,还是乖乖去ATM机吧。
而对于网络支付的每日限额,央行表示网购超过每日5000元的限额不要紧,还可以通过银行卡快捷支付来付款,这个没有限制。但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根据客户授权,向客户开户银行发送支付指令,扣划客户银行账户资金的,支付机构、客户和银行在事先或者*笔交易时,单笔金额200元以上,支付机构不得代替银行进行客户身份及交易验证。即单笔金额在200元以上的支付交易,需要客户授权同意是银行验证还是支付机构验证,一旦授权后,发生任何资金欺诈或盗窃,验证方需承担资金安全责任。
对于这些规定,网友纷纷表示担忧,意见稿一旦实施,将会产生*大影响,**以及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在用户体验上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截至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未对“意见稿”做公开表态,只表示还在研究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