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的来临,户外作业的劳动者应享有国家规定的高温补贴,很多网友都在咨询什么情况下工作才有高温补贴、2015山西国家法定高温费是多少、2015山西高温补贴发放时间及2015山西高温补贴发放标准等问题,赶快在这里来了解下详细信息吧...
根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财政厅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调整山西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山西省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应当在6、7、8三个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每人每月240元;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注意:
《通知》规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津贴增加而降低劳动者工资。*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高温津贴从成本中列支,计入工资总额。
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从2013年起,高温津贴发放由省人社厅、财政厅(晋人社厅发〔2010〕99号)规定的按天计算改为按月计算。结合我省气象特点,每年6、7、8三个月,由用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元。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津贴增加而降低劳动者工资。*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高温津贴从成本中列支,计入工资总额。
对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部门举报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山西省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提醒”
高温作业谨防中暑
据了解,高温可使作业人员感到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中暑等不适,在生理功能上也有一系列的改变。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心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高温作业可使人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率大大上升;同时,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可能患上中暑性疾病,即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严重时可致猝死。
因此,在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一定要注意及时降温。如果高温下有人昏迷,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阴凉处通风,浇凉水来降低其体温,随后要不断测量监控昏迷者的体温变化,若高烧持续在40℃左右不下,要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液体复苏*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