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在创新中保护传承

2015-04-19来源 : 互联网

由苏州市高新区镇湖绣娘**创作的一组刺绣艺术品“青铜之韵”,在香港“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上线发行,发行总额为5500万港元,这是*个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的苏绣艺术品资产包。墙外开“花”天地宽,苏绣登陆境外资本市场创下“天价”,也让传统工艺品行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苏州高新区镇湖是享誉国内外的苏绣之乡,孕育了以“精、细、雅、洁”著称的苏绣文化。在镇湖绣娘们的孜孜钻研下,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正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技艺瓶颈,撑托起一个良性发展的文化产业。

从描摹到原创,苏绣成为“**型产业”

镇湖街道位于苏州太湖之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8000绣娘中涌现**多闻名全国的刺绣艺术家,大批精品力作纷纷被南京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这为进一步提高苏绣的“价值中枢”奠定了基础。去年,镇湖刺绣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3亿元,刺绣年销售额超过150万元的绣庄超过100家。一大批绣娘还走出苏州,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150多个刺绣品销售点,形成了一批刺绣品牌。

镇湖苏绣和其他绣种相比,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主要源于镇湖苏绣的积极创新,尤其是在题材方面,从花鸟到人物,从古画、青铜器到西方油画,题材不断创新为市场的扩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传统工艺如果在传承过程中不创新,就必然走向衰亡。”交流时,70后绣娘邹英姿观点鲜明。邹英姿说,传统的苏绣生产是利用美学作品进行的二次创作,带有临摹的性质。这种“制造苏绣”,不仅缺乏原创内容的丰富性,而且容易造成版权纠纷。

作为“原创型”绣娘的代表,邹英姿绝大多数绣作都是原创,融合了汉代砖雕、佛教壁画、扎染等多种艺术元素。2013年她的原创系列作品《缠绕》入藏大英博物馆。邹英姿告诉记者:“一次冬日爬山时,我发现那些**的树枝就像是体态优美的舞蹈家,用肢体谱写出强烈的生命音符。我从中得到灵感,把创作焦点对准了有生命力的枝条。”仅今年,她便有超过100件作品申请了“外观**”保护。

这位江苏省工艺美术**,2006**了“滴滴针法”,被业内人士评价为“近代以来刺绣针法上的一次突破”。“尽管我在2006年就**了针法,2008 年就有成熟作品,但申请**并不顺利。”邹英姿说,2009年,由于对于申请**的流程并不熟悉,文字表达有所欠缺,遇到很多困难,一度想要放弃。

自2011年邹英姿的“滴滴针法”**个申报苏绣****以来,3年间镇湖绣娘已取得免光T形针法、米似形针法、三二组合乱针针法等8项针法、绣法**。另外,近3年来,镇湖绣娘还有近千项装帧、图案等外观**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为帮助绣娘们解决版权问题、规范刺绣产业版权秩序,2010年,苏州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出资50万元,与高新区镇湖街道共建“苏州市刺绣作品版权许可交易平台”。另外,镇湖地方政府促成了一批本地书画家、摄影家与绣娘对接,构建版权转让渠道;建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绣娘的创作题材进行把关,从源头上杜绝侵权的危险。

从之前临摹别人的画作,到现在独立创作,苏绣已成为“**型产业”。随着镇湖苏绣技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超越,镇湖苏绣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展和大赛中不断争金夺银。其中,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的作品多达1000件,金奖300多件,100多幅作品被中外著名博物馆收藏。

文化与金融融合,推动苏绣市场化发展。

注重内涵提升,为苏绣传承注入生命力

“刺绣这样的传统工艺需要改变,它不能在再一味的停留在技法层面,应该提升文化、艺术内涵上,加强刺绣这一工艺的生命活力。”绣娘梁雪芳认为,当掌握了刺绣的传统针法和技法后,刺绣设计观念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抄袭模仿,而要以新思维、新材料、新形式等来创新。

为了替苏绣找一条崭新的道路,2008年前后,她北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做了3年访问学者,完成了自我蜕变。“一进清华,我的导师就给我拟定了研究方向:面向国内外工艺美术市场进行原创性产品设计;面向当代社会消费理念,探索当代绣艺的品牌战略。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即使走出了清华校门,梁雪芳依然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要创新,不能有雷同”。

在中国刺绣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了她2013年入藏大英博物馆的代表作《荷韵》的姊妹篇《荷韵二》。其材料经过纳米处理,防潮防尘防蛀,解决了绣品的永久储存问题;其题材也不是绣娘针下常见的夏日里的荷花,而是冬日里的荷塘。在梁雪芳看来,苏绣要想生命长青,拥有锦绣前程,必须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要继承也要创新。

“工艺品一定要有思想,如果没有印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手工艺都有可能消亡,而最终进入博物馆。”梁雪芳坦言,整个镇湖不缺技术,缺的是设计和研发。在新的时期,绣娘们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跨过传统工艺只是技术的低洼,赋予作品以文化内涵,使之丰满。

近年来,镇湖地方政府和苏州工艺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开展合作,先后帮助数百名中青代镇湖绣娘走进艺术“象牙塔”,学习美学、艺术鉴赏、摄影、素描、图片处理等专业课程,提升她们的自我**能力;成立苏州市(镇湖)刺绣研究会,定期开展“苏绣”文化艺术理论学术交流与研究,为刺绣业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而要让苏绣一直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如何传承下去是关键。为培养苏绣的接班人,2006年,镇湖街道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苏绣班”,定向招收五年制大专生,弥补了苏绣传统家庭“作坊式”教学的缺陷。从2006年至今,梁雪芳一直在“苏绣班”授课,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走进苏绣的殿堂。 2009年,梁雪芳的工作室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建立纤维艺术研究所织绣创新中心,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刺绣艺术实训基地。为了不断推动刺绣文化的发展,镇湖街道还组织绣娘和刺绣专家共同编写针对中小学生的刺绣教材,聘请绣娘为中小学生上课,从娃娃开始培养刺绣传承人。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