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下滑、风险大标杆房企今年拿地数量逐月递减

2014-06-11来源 : 互联网

4月销售业绩陆续出炉。在房企销售放缓、利润下滑的趋势下,房企的拿地(专题阅读)也逐步减少。南都记者梳理发现,20强房企有不少拿地几乎为零。

“销售20强的**房企,*近几月拿地数量逐月递减,”中原地产*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告诉南都记者。

拿地风险明显大得多

根据中原地产总结,截至5月10日,20强**房企年内拿地额度才达到1318.7亿,而在2013年全年则达到了5600亿,今年时间近半,拿地额仅完成去年总值的23.6%。

从2014年前4月土地市场情况看,20大**房企明显愈加谨慎,连续四月减少拿地额度。其中一月达到了单月高点,600.99亿,随后连续多月下调,2月拿地额为325.62亿,3月萎缩到254.54亿,4月更是下调到目前的133亿,对比去年出现“腰斩”。

远洋地产、世茂房地产、富力地产、龙湖地产、雅居乐,这是过去连续2个月没有购入土地的20强房企名单。事实上,**房企普遍出现了近几个月的拿地数量逐月递减的现象。

“不是不想拿地,而是当前拿地风险明显大得多,”上述房企其中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一旦出现一个失误,很可能冒的风险大得多,因为多个地区的楼盘已经不好卖了。

拿地的区域分布上,不少房地产公司明显开始向一二线靠拢,这也导致拿地成本上升,扩张速度放慢。以恒大地产为例,*近半年,恒大花费326.99亿元拿地,排行第三,但拿地面积仅为517.19万平方米,跌出前五。

万科(专题阅读)公司表示,一季度有公开数据可持续观察的16个主要城市的土地供应和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5%和5.9%,“而进入3月份以后,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成交明显进一步趋缓,溢价成交的比例相比去年三季度的高点已有所下降。”

更为严重的是,“退地”现象也正在悄然发生,为此不惜放弃动辄过亿的**金。例如中筑置业就在计划退回今年4月10日以21亿元配建8.5万平方米限价房代价获得的北京丰台区地块。据业内人士介绍,原因是资金压力过大。此前南京、杭州等地也陆续传出房企退地。

观察拿地消极的房企不难发现,其中不少都有利润下滑的问题。综合今年前4个月的房企整体销售业绩来看,不难发现销售额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大趋势。房企不愿拿地,实在“事出有因”。

沪深两市117家披露了一季报及业绩预报的上市房企中,受毛利率下滑等因素影响,有61家公司业绩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或亏损。随着楼市预期改变,今年房企业绩释放动能已明显减弱。117家房企的合计净利润为96.49亿,相比2013年同期的127.36亿,出现了明显下调,下调幅度达到了27%。

**房企土储提前做好

另一方面,在去年以及前年房地产行情尚可时,**房企充分重视扩充自身的土地储备,导致今日“不愁无米下锅”,也是拿地减少的一个原因。

上述20**房企中,大部分在2013年的土地储备就已经较为可观。中原地产统计,这20家房企在2013年购入接近5586亿元土地。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截至4月30日,土地储备面积居前的有恒大1.58亿平方米,万科1.35亿平方米,保利9142.8万平方米,中海6291万平方米,均为行业**企业。而在近半年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排行上,绿地集团和中海地产分别夺得冠亚军。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总监蒋云峰就向南都记者表示,大型房企实力具备的情况下,充分重视土地储备还是有道理的,这也是房企长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有关统计显示,**房企的土地储备扩充中,一线比例明显加大。今年前3月,10家**房企在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的购地金额占比分别为62%、5%和33%。

多家未曾涉足广州的大型房企如龙湖地产、泰禾集团、*开股份等有关负责人均向南都记者表示广州房地产市场相对稳健,有意观望并择机进入。

大房企坐拥大量土地储备,不可忽视的一大支撑数据就是,2013年,全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5127亿。这个数字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时土地价格也创纪录。

“这种情况下企业负债明显提高,虽然因为地价提高房价有上涨的需要,但也使得房企利润率下滑,”张大伟表示。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