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方揭秘微信6大诈骗法

2014-05-20来源 : 互联网

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款网络时髦的产品的**为人们的生活通讯带来了各种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朋友圈”就会有很多陷阱和骗局。5月19日,江苏省公安厅梳理出6大**诈骗手法,经常使用**注意防盗防骗是一门必修课,提醒你注意防范。

1.利用代购诈骗: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为你打折代购,你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你加付“关税”,等你*付了,等到花儿也谢了,货品也收不到。警方提醒:还是到**的网站上买东西,别只顾着捡便宜,实在不行还是到实体店吧!

2.维码诈骗: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给你返利或者便宜,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警方提醒: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不要贪小便宜,结果吃了大亏!

3.盗号诈骗:此种诈骗与盗用QQ号诈骗类似,诈骗者冒充你的家人跟您联系,并以各种理由向你要*。警方提醒:这种诈骗伎俩还算是比较陈旧的,你只要一个电话联系,听听真声音,一般就可以发现真相了。

4.身份伪装诈骗:诈骗者一般装成高富帅或者白富美,搭讪,或骗取你感情的信任进而以借*、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等为由骗取*财。警方提醒: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一条“交友需谨慎”,少做“白日梦”,毕竟这个世界上的“白富美”、“高富帅”还没有占到大多数!

5.点赞诈骗意在套取个人信息。现在这种诈骗方法最多,一种诈骗是说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什么礼品或是优惠,实际等你集满了要求的那么多赞,去兑换礼品或是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另一种诈骗是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就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警方提醒: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还是先查证一下,打个电话先咨询一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咨询答复录下来,防止商家到最后“赖账”,也可以直接实地去看一下,眼见为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6.**假公众账号诈骗:诈骗者喜好在**平台上取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你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警方提醒: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多方求证真伪,尤其不要随意进行网上交易。

标签: 江苏 社会 微信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