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为手机而生,就不惧PC巨头吗?

2016-03-21来源 : 互联网

纯为手机而生,就不惧PC*头吗?这是我的心头疑问。有幸得到五位创业新锐的回复。

蔡文胜说看淡Facebook和Twitter。它们非纯粹为手机而生。基因属于PC,就无法在移动时代主宰。已有数据证明Instagram的用户量和在线时间超过Twitter、蚕食Facebook。在中国,**挤压了微博的使用时间。

一问:手机特有的体验有哪些?

春雨医生的张锐说了四点:一是地理位置。二是push功能,**信息交互及时;三是交互的随时随地。四是图片和语音。这一点pc也有,但在手机上,上传图片和语音成为基本信息载体。

唱吧的陈华从硬件的角度回答:摄像头、闪光灯、重力感应、水平感应、指南针、GPS、话筒、喇叭、距离感应、耳麦插口、蓝牙、前置摄像头。这些都是手机*有。

二问:纯粹为手机而生的应用就能扛住PC*头进攻而长大吗?

陈华较为乐观:**基于手机的应用更有生命力,因为是封闭的体系,用户更加难于迁移。

食神摇摇吴世春稍有保留:**基于手机的应用*立成长不惧PC对手进攻的前提是,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PC的体验过程。比如找餐厅,比如唱歌。

Guang.com的白鸦更进一步:唱歌这种应用虽基于手机而生,但在PC上也能唱,所以仍然会被威胁。但像Instagram这种随时随地拍照PC上**不能搞,PC*头就比较难移植它的优势。

但我有第三问。若如此,那米聊为何几个月就败给**?Instagram为何声势浩大却卖给了Facebook?

应用汇的罗川有不同意见:

没有*立于PC存在的移动互联网。Instgram如不和FB结合也不会获得有效传播。互联网就是云服务。移动只是其中一个端,从传播口碑、建立品牌的角度,移动的效率比PC还要低一些。这也是移动广告价值不能彰显的一个原因。

换个角度想:互联网是有关人的服务。服务是根本。要尽可能在更多场景下支持用户的诉求。关注服务的全过程,简单的手机也许可以**通关,但更复杂更需要传播的,难以脱离开PC体验。

蘑菇街的陈琪继续加力:除了服务手机本身的应用,没想到有其它什么PC*头没优势的领域。“全时间全屏幕”的时代,所有服务都必须在所有接触点上为用户服务,单*存在于某个渠道的应用不会很好发展。目前是表现在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未来可能会表现在争夺用户时间上的不利。

相对而言,我更能理解罗川和陈华的逻辑。于是有第四问:纯为手机而生的应用是否应反攻PC,以建立全流程体验?

陈华表示唱吧不会去做。怕分散精力。也因为做PC会导致用户容易迁移出去,如果不做,这些用户跑不了。

陈琪则认为应围绕应用上的主要需求展开。比如食神摇摇可以在PC上做点评、外卖等服务;陌陌可以从SNS的一些基本元素开始,比如基于距离的聊天室。

我的总结陈词是:

1、手机特有的功能和体验是手机应用的护城河,但PC*头积累的用户资源和全流程体验能洞穿防线。2、若PC*头能抛弃包袱,彻底转向手机特有的“轻”产品形式,那杀伤力大。3、手机新锐们可以考虑在一些灵巧的触点上逆袭PC。4、时间窗口,对手机新锐挺重要。


标签: 创业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