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推出了“云笔记图书馆”公众账号,这是继“罗辑思维”之后的第二个有道云笔记公众账号。在这个账号里,用户不仅可以看到我们之前在微博上发布的所有**内容,还可以向这个账号投稿,贡献自己笔记里的干货。
在有道云笔记*次推出公众账号时,我看到有的朋友说“有道冲动了”,还有人说“不好好守着做工具的本分,做什么媒体?”那我们迈出这一步,真的是冲动吗?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做工具,还是做媒体?其实没有那么明确的区分
云笔记*先被大家认识和使用,是作为用户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但云笔记本身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定义也处在被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它*终的产品形态将由用户的需求决定。一个*直接的例子是**,**的产品本质是语音通讯工具,但这**不阻碍它推出媒体性质更强的公众账号平台。
我们发现用户在做个人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也有对外分享、与他人共享知识的需求。因此公众平台就是对这类需求的尝试。
大家觉得,现在市面上的云笔记产品形态就是*终的产品形态了吗?起码我个人不是这么认为。不论是工具还是媒体,解决用户的核心需求才是*重要的。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说不定云笔记也能像**那样成为“个人工具”和“媒体平台”的综合体呢。
有道云笔记做公众平台,到底想干嘛?
有道云笔记一直以来关注和推动知识、资讯积累的价值。
传统的媒体平台上,内容相对分散,媒体更看重一时的新闻性。但有道云笔记更希望帮助用户在个人知识积累中,从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中筛选出更多**的内容,并将这些信息保存下来,吸收沉淀为自己的**,提升个人价值。使用者可以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之后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和不同时期的自己对话。这样的沉淀过程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信息的管理。
如果说主流公众平台代表“当下热”,那么有道云笔记的公众平台则是“***”。
总之,这确实是个大胆的尝试,市场的反馈才是产品*好的试金石。